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撒只剌河卫

撒只剌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满州源流考》作色珠伦河卫。永乐五年(1407)正月,女真人首领土成哈等来朝,与喜乐温河等十一卫同时设立。

猜你喜欢

  • 报匣

    清代传递机密公文的匣子。亦称折匣。长8寸8分,宽4寸4分,高1寸5分,配以特制铜锁。凡准予送奏折的督抚大臣等,皆赏给此匣,如赏发驻藏大臣匣子1个。官员升调,随身带走,接任官员未经赏给此匣者,可奏请赏给

  • 阿喇布坦札木素

    ?—1740清外札萨克蒙古青海和硕特南右翼中旗台吉。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岱青巴图尔长子。康熙五十九年(1720),封辅国公。为青海和硕特右翼之一,居黄河曲湾突尔根河至库库乌苏河一带。雍正三年(172

  • 阔阔不花

    蒙古国将领。又译课课不花。阿勒坛塔塔儿氏。以骑射著称。太祖十三年(1218),随国王木华黎征金,任探马赤五部前锋都元帅之一。从攻陕右,斩金将王公佐。十九年,随嗣国王孛鲁征西夏,克银川。二十二年,从孛鲁

  • 坐房

    土家族婚姻习俗。也称坐床或填房。女子丧夫,必嫁其夫兄或弟。故有“兄纳弟妻,弟配兄嫂”之谚。属“兄终弟及”婚俗。汉族亦称妇女丧夫再醮为“填房”。

  • 银山道行军总管

    官名。唐伐焉耆之行军建置。又作西州道行军总管。焉耆王龙突骑支臣于西突厥而叛唐。贞观十八年(644),太宗以安西都护郭孝恪为行军总管,以焉耆王弟栗婆准为导,率步骑3千进讨,俘突骑支而返,留栗婆准统摄国事

  • 黑养

    傣语音译。旧时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最高封建政权中的管狱官,兼管司署府内灯火。在代表等级地位的※“田官等级”中,属“小二十田级”,领有薪俸谷子300挑(每挑约合50斤)。

  • 厘钞

    元代小面额纸币。指五文以下中统钞。世祖中统元年(1260),始印行中统元宝交钞,面值由十文至二贯文共10等,无厘钞。元人称钞一贯为一两,百文为一钱,十文为一分,一文为一厘,故五文以下钞为厘钞。至元十二

  • 庆童

    ?—1368元末大臣。康里人。字明德。益国公斡罗思子。初为仁宗宿卫,历任大宗正府掌判、上都留守、江西、河南、辽阳行省平章政事。顺帝至正十年(1350),调江浙行省。次年,遣军镇压江东、浙西之红巾军。十

  • 族中承袭佐领

    清代八旗佐领的名称之一。亦作族中轮管佐领。乾隆(1736—1795)中叶,佐领世袭制中新增的一种类型。四十三年(1778)定,无根源佐领中某家曾连续管理过5次以上者,既准其家世袭,其族之人皆可得分(份

  • 故姑

    见“固姑冠”(14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