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汉旗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南部。东界奈曼旗,西界喀喇沁旗,南界土默特旗,北界翁牛特旗。元为辽王分地,明为蒙古喀尔喀部所据,后自该部析出一部,称敖汉(蒙古语意为“老大”)部。向役属于察哈尔。天聪元年(1627),部长塞臣卓哩克图率众归附后金。崇德元年(1636),封其子为多罗郡王,掌旗,世袭。札萨克驻古尔板图尔噶山,会盟于昭乌达盟。宣统二年(1910),分置左、右两旗。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南部。东界奈曼旗,西界喀喇沁旗,南界土默特旗,北界翁牛特旗。元为辽王分地,明为蒙古喀尔喀部所据,后自该部析出一部,称敖汉(蒙古语意为“老大”)部。向役属于察哈尔。天聪元年(1627),部长塞臣卓哩克图率众归附后金。崇德元年(1636),封其子为多罗郡王,掌旗,世袭。札萨克驻古尔板图尔噶山,会盟于昭乌达盟。宣统二年(1910),分置左、右两旗。
见“巴斯奇斯部”(418页)。
宋代羌人一支。居黎州(今四川汉源县北清溪镇)西3百里。嘉定元年(1208)十二月,弥羌首领蓄卜由恶水渡河,攻黎州,破碉子砦。攻茆坪砦,掠三松、蚕砂、横山、三增、白羊诸村。用革船渡河,焚掠既尽而归。二年
藏语译音。全称拉鲁噶察。西藏贵族家族之一。为十二世达赖喇嘛成烈凯珠嘉措所出之家族。始于达赖之父彭措策旺。咸丰八年(1858),成烈嘉措被确认为十二世达赖喇嘛后,噶厦政府令其与八世达赖喇嘛强白嘉措家族合
1011—1052辽代将领。契丹族。仲父房之后,南府宰相耶律思忠子,为于越※耶律仁先之弟。史载其体貌端正,举止庄重,讲究礼节。尝戒其族人曰:“国中三父房,皆帝之昆弟,不孝不义尤不可为。”(《辽史》卷9
旧县名。在今吉林省西北部洮儿河北岸。古东室韦地。明属泰宁卫。清为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牧地。清宣统二年(1910),以该旗北段垦地置镇东县,治南叉干挠,隶洮南府。1947年与赍北县合并为镇赍县。
记载羌族地区土司制度的碑刻。清咸丰三年(1853)九月二十四日,四川茂州直隶州汶川县(今四川汶川县)正堂奉上司批准同瓦寺土司十八寨及县绅士保甲公立。该碑详定瓦寺各项差役条规事项,具体规定各塘土兵每年应
渤海国王子。渤海第三世王※大钦茂之子,先于其父死(钦茂死于公元793年),未承嗣王位。其子※大华屿为渤海国第五世王。
1833—1854太平天国将领。广西桂平县金田村人。壮族(一说祖籍广东,属客家人)。清咸丰元年(1851),随叔父※韦昌辉参加金田起义。由于勇敢善战,屡立战功,于咸丰三年(1853)受封国宗提督军务。
古水名。辽太平四年(1024)圣宗诏改鸭子河为混同江,始见其名。辽与金初仅指鸭子河(今北流松花江下段与东流松花江上段),后指今松花江及黑龙江下游,清代指今松花江与黑龙江合流后之黑龙江流段。另说,《松漠
草原名。“他拉”蒙古语意为“草原”。位于内蒙古阿噜科尔沁旗东北,是一个水草丰美的大牧场。南北长110华里,东西宽20华里,呈东西窄,南北长的梯形,总面积22万多亩。草原西部及西南部是一望无际的沙坨草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