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文献通考

文献通考

书名。元马端临(1254—1322)撰。348卷。始撰于至元二十二年(1285)前后,大德十一年(1307)成书。全书以杜佑《通典》为兰本论述历代典章制度,上起三皇五帝,下迄南宋宁宗嘉定(1208—124)末年。其中唐玄宗天宝(742—756)以前,在《通典》原有基础上加以增补,以下篇幅则为广泛搜集材料编纂而成。共分:田赋、钱币、户口、职役、征榷、市籴、土贡、国用、选举、学校、职官、郊社、宗庙、王礼、乐、兵、刑、经籍、帝系、封建、象纬、物异、舆地、四裔24考。分类详细,条理清晰,材料较《通典》详备,内容亦比《通典》丰富,且注意历史资料的融会贯通,阐述历代典章制度发展变化的相互关系。如自序中所云“汉之朝仪官制,本秦规也;唐之府卫租庸,本周制也”。又述编纂此书之方法和要旨云:引古经史,谓之“文”;参以唐宋以来诸臣之奏疏、诸儒之议论,谓之“献”,故以名书。此书贯串古今,概述历代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情况,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言简意赅,颇为精当,以故受到明清以来史家的重视。首刊于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作者曾亲为之校勘。后有泰定年间(1324—1328)西湖书院刻本,明正德十六年(1521)建阳刘洪慎独斋校正本,嘉靖三年(1524)司礼监刊本,清乾隆十二年(1747)武英殿本,咸丰九年(1859)崇仁谢氏刊本。目前常用的是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二集》的《十通》合刊本,影印精装二册,后附考证三卷。另有《十通索引》一册,使用甚为方便。

猜你喜欢

  • 夏茸·贡却次程

    清代拉卜楞寺高僧。藏族。出生于甘都地方。在拉卜楞寺从贡塘·嘉贝样剃度出家。入经院学习理法,精通显密宗之一切理论和诸明,曾与科采·措杜活佛进行《悟慧论》的磋朗会辩,成为著名辩经者。二十一岁赴西藏入哲蚌寺

  • 呢玛善

    ?—1824清朝将领。满洲镶黄旗人。姓呢玛奇氏,其先世居苏完。达三泰子。初由闲散随征湖北,镇压白莲教起义。嘉庆二年(1797),授蓝翎侍卫。次年,歼灭黄号首领齐王氏、姚之富等,擢三等侍卫。五年底,以二

  • 李璮之乱

    反元事件之一。李璮,字松寿,潍州(治今山东潍坊)人。元太宗三年(1231),袭父李全职,治益都行省,专制山东30余年。中统元年(1260),加封江淮大都督。三年二月,乘忽必烈汗与弟阿里不哥为争帝位连年

  • 由屯

    清朝将领。又作猷吞。达斡尔族。姓孟尔丁氏,西布特哈正黄旗宜卧奇屯(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人。善用强弓,勇力过人。曾在木兰围场射虎1只,为高宗弘历所赏识。乾隆二十年(1755),从征伊犁,因解

  • 阿尔塔沁

    蒙古语音译,意为“金匠”。系准噶尔管理绘塑佛像事务的人。后聚居作业,形成阿尔塔沁鄂拓克,由一宰桑管辖,约500户。

  • 大宝法王

    元、明两代授予藏传佛教首领的最高封号。蒙古至元七年(1270),萨迦派教主八思巴初受此封,十七年(1280),八思巴卒后,忽必烈赐号“皇天之下一人之上开教宣文辅治大圣至德觉普真智佑国如意大宝法王西天佛

  • 洛环水

    即“洛孤水”(1734页)。

  • 王涯

    ?—835唐朝宰相。字广津。先世为乌丸王氏。一说系太原名望汉王霸之后裔。左补阙、温州刺史王晃子。博学好古,工属文。贞元八年(792),擢进士,登宏辞科,任蓝田尉,进起居舍人。元和三年(808),取怒宰

  • 邵语

    我国台湾高山族邵人使用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台湾语支。现在使用人口只有2百多,居住在日月潭南面德化社(原卜吉社)和大平林。现邵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汉语闽南话要比使用邵语多,大多数年轻人已不说邵

  • 涑沫江

    即“速末水”(18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