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月即别

月即别

①古族名。今乌兹别克族在元、明时的译称。13世纪初居里海附近。语言属突厥语族,其体质为突厥、蒙古、伊兰三种血统的混合。14世纪上半期钦察汗国(金帐汗国)月即别汗(1313—1341年在位)统治时期,国势强盛,被称为月即别汗国,其居民被称为月即别人。15世纪钦察汗国属部的白帐汗国兴起,其居民(主要是突厥语各部族及蒙古诸部)亦被称为月即别人。15世纪末,※昔班尼汗率领部分月即别人南下,占领河中(阿姆、锡尔两河地区)地区,推翻帖木儿王朝的统治,建立汗国。进入中亚农业地区的月即别人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月即别民族。参见“乌兹别克族” (347页)。 ②(?—1341) 钦察汗国第九代汗。又译月思别。蒙古孛儿只斤氏。脱黑里勒察子。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一说元年),闻其叔钦察汗脱脱卒,赴诸王会议,识破异议者图己之谋,逮杀脱脱子及诸异议者,据汗位。翌年受仁宗正式册封为钦察汗。是后,与元廷屡遣使往来。惠宗至元二年(1336),遣使请求平阳等地岁赐,元廷专置总管府掌其事,每年按额发给。在位期间,加强中央集权,使钦察汗国达到极盛时期。迁都别儿哥撒莱城(前苏联伏尔加格勒附近)。曾于仁宗延祐五年(1318)、惠宗元统二年(1334)自打耳班进攻伊儿汗国,遭抗击,始退。与埃及等国通好,沟通贸易,相互遣使往来,埃及算端(苏丹,意为君王)请和亲,请以成吉思汗家族公主嫁算端。信奉伊斯兰教,并在汗国内广泛传播,使部分蒙古牧民逐渐改信伊斯兰教。一说卒于至元六年(1340)或至正二年(1342)。

猜你喜欢

  • 鲁托梭龙

    珞巴族巴达姆部落方言音译,旧时为求取牲畜兴旺而举行的宗教仪式。流行于西藏自治区墨脱县以南的珞瑜地方。在夏收庄稼作最后一次除草前,凡有牛的人户,都把牛从丛林中赶回来,绑在房前庭院的木桩上,杀鸡宰猪,向守

  • 杨炳坤

    1886—1946近代文史家。字子厚。安徽定远人。回族。少年获府考第一名,为秀才。受维新影响,改习西学,就学于南京金陵书院(今南京大学前身)。辛亥革命时期,曾参加反清的淮上革命军,任军政府秘书,后参加

  • 呼和赤纳

    即“乌尔图绰农河”(350页)。

  • 苗民抗夫碑

    古碑名。清嘉庆四年(1799)六月二十三日立于贵州施秉县南六合乡廖洞中寨路口土地庙两侧,左右各一,亦称六合苗民抗夫碑。右侧碑高1.04米,宽0.69米,厚0.09米。碑额无题刻,碑文分作29行,竖刻,

  • 拓东节度

    唐代南诏行政机构名。为六节度之一。据《南诏德化碑》“(赞普钟)十四年(唐代宗永泰元年,即765年)春,(阁罗凤)命长男凤伽异于昆川置拓东城。”改称鄯阐府。依樊绰《云南志》则谓:“拓东城,广德二年(76

  • 朗达磨

    参见“达磨赞普”(736页)。

  • 库鲁

    旧时云南纳西族土司占有的一种自营地。具有封建庄园性质。由隶属于土司的※俄等级耕作,土司设专人指挥和监督生产,实行固定耕作,技术较精细,产量较※“厄鲁地”高。

  • 户下人

    清代八旗制度下最低层旗人之称。清制规定,三年编审人丁一次,“每户书氏族、官爵,无职者曰闲散某。备载其父兄子弟、兄弟之子,及户下人”(乾隆《清会典》卷95)。盖户下人身家于旗籍内向无独立门户,而委附于主

  • 耶律岩木

    契丹遥辇氏部落联盟军事首领。字敌辇。迭剌部人。为玄祖※匀德实次子,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伯父。史称其身高力巨,能裂牡鹿皮,声如宏钟,数里外呼人能闻。曾三次出任迭剌部夷离堇,掌部落联盟实权。卒年四十五。辽

  • 罗布藏益喜丹巴饶结

    1760—1816清代藏传佛教高僧。亦称脣征阿齐图诺门罕和锡德林活佛。藏族。出生于理塘。为热振寺呼图克图二世(一作八世)。乾隆三十五年(1770),赏诺门罕名号和印信。主持改修热振寺,经章嘉呼图克图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