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朔方备乘

朔方备乘

书名。清何秋涛撰。成书于咸丰八年(1858)。全书80卷(一作85卷,误)。卷首12卷,载康熙、雍正、乾隆、嘉庆诸帝有关北部边疆、民族、中俄关系等的训谕、诗,《平定罗刹方略》及《钦定大清一统志》、《钦定皇朝通典》、《钦定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大清会典》中关于俄国历史、中俄交往等的记述。正编68卷,体裁不一。卷1—6为“圣武述略”:东海诸部内属述略、索伦诸部内属述略、喀尔喀内属述略、准噶尔荡平述略、乌梁海内属述略、哈萨克内属述略;卷7—30为“考”:北徼星度考、北徼界碑考、北徼条例考、北徼喀伦考、北徼形势考、俄罗斯馆考、俄罗斯学考、雅克萨城考、尼布楚城考、波罗的等路疆域考、锡伯利等路疆域考、俄罗斯亚美里加属地考、北徼城垣考、北徼邑居考、艮维窝集考、库叶附近诸岛考、北徼山脉考、艮维诸水考、色楞格河源流考、额尔齐斯河源流考、北徼水道考、北徼教门考、北徼方物考、乌孙部族考;卷31—36为“传”:汉魏北徼诸国传、周齐隋唐北徼诸国传、辽金元北徼诸国传、元代北徼诸王传、历代北徼用兵将帅传、国朝北徼用兵将帅传;卷37—38为“纪事始末”:俄罗斯互市始末、土尔扈特归附始末;卷39—40为“记”:俄罗斯进呈书籍记、俄罗斯丛记;卷为41—55“考订诸书”:考订职方外记、考订使俄罗斯行程录、考订异域录上下、考订龙沙纪略、考订绥服纪略、考订俄罗斯佐领考、考订俄罗斯事辑、考订俄罗斯事补辑、考订㐆斋签记、考订俄罗斯国总记,考订俄罗斯盟聘记、考订海国图志、考订元代北方疆域考、考订康輶纪行;卷56—60为“辨正诸书”:辨正西域闻见录、辨正檐曝杂记、辨正癸巳存稿、辨正瀛环志略、群书正误;卷61—67为“表”:北徼事迹表上下、北徼沿革表、北徼地名异同表、俄罗斯境内分部表、北徼世次表、北徼头目表;卷68为“图说”。是书除少部分纯属俄国史外,大部分为北方各民族源流、清代北方疆域沿革、及中俄关系方面的记载。它是作者在“经世致用”思想影响下的发愤之作,是使用地理学、历史学、民族学、文献学综合研究北方民族史、边疆史地的典范。全书取材丰富,立论精当、结构严谨,向为中外学者所珍重。

猜你喜欢

  • 壬午之变

    清对明之战。崇德七年(1642)十月,清朝为消耗明朝国力,夺取财物,以战养战,命多罗饶余贝勒阿巴泰为奉命大将军,内大臣图尔格为副将军,统率满洲、蒙古、汉军八旗24固山额真,约5万余人,合外藩察哈尔、喀

  • 那亶

    明代云南元江傣族首领。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元置元江路为元江府(今云南元江县)。十七年,入朝贡象,封元江知府,赐袭衣冠带。十八年,置因远罗必甸长官司隶之,以土酋白文玉为副长官。二十年,以麓川扩张

  • 女真姓氏

    金代女真族姓氏。《金史·宗室表》序说,女真人“以部为氏”,即以部落名称(部落名一般来源于居地名)为姓氏,有多少部落就有多少姓。据《金史·留可传》,辽末金初女真族共有47个部落,然后来有发展变化。女真人

  • 海力苏他拉

    草原名。“他拉”蒙古语意为“草原”。位于内蒙古翁牛特旗东部,南北宽约15公里,东西长100公里,海拔300—500米。地势平坦开阔,地下水源丰富。春季绿草如茵,夏季野花遍地,牛羊布野,是一处水草丰美的

  • 萧普达

    ?—1044辽代边将。字弹隐。契丹族。史载其深练边事,能以悦使人。有所俘获,悉散麾下,由是大得众心。圣宗初年入仕,为南院承旨。开泰六年(1017),出任乌古部节度使。次年,平敌烈部叛,徙乌古敌烈部都监

  • 尉迟运

    539—579北周大臣。即尉运。代郡人。鲜卑尉迟氏(后改尉氏)。大司空、吴国公※尉迟纲之子。西魏大统十六年(550),以父勋封安喜县侯。北周孝闵帝元年(557),授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寻以奉迎周明帝

  • 奥失部

    唐代奚(又作库莫奚)族部落名。是称见于《新唐书》。《五代会要》记为奥质部;《新五代史》记为粤质部。活动于饶乐水(今西辽河上游西喇木伦河)南部一带。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奚族部落联盟首领※可度者

  • 拓跋思头

    唐代党项羌拓跋部首领。唐西戎州都督拓跋赤辞从子。贞观(627—649)初年,从父拓跋赤辞助吐谷浑反唐,被唐廓州刺史久且洛生击败,太宗遣岷州都督李道彦招谕之。后与拓跋赤辞和拓跋部首领拓跋细豆等率众归唐。

  • 衮德依

    ?—1791清代武官。索伦人。姓都拉尔氏。乾隆五十二年(1787),从征台湾,参与镇压林爽文起义,赐号吉尔孔额巴图鲁,官佐领。五十六年(1791),从征廓尔喀,在帕朗古战斗中阵亡,追赠云骑尉世职。

  • 罗布桑巴尔丹

    1763—1819蒙古佛教(喇嘛教)僧人。喀尔喀蒙古车臣汗部伊拉古克散呼图克图五世。四世罗布桑雅拉姆彼尔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圆寂,经寻访被确认为转世灵童,迎入寺内坐床是为五世。五十八年(1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