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杨玉科

杨玉科

? —1885

清末白族将领。字云阶。云南丽江府营盘街(今属兰坪县)人。同治(1862—1874)初,以义勇入清军滇营,隶维西协都司和耀曾(纳西族)麾下,参加镇压杜文秀回民起义。三年(1864),以勇武获代理云南布政使岑毓英(壮族)赏识,拔任队长,保千总,充营官,擢为前锋、守备。四年,署维西协,杀李祖裕,攻陷义军据点丽江、鹤庆,自是显名。八年(1869),擢参将,奉命绕道四川会理,攻取义军据点武定、元谋等7地,解除义军对省城昆明的包围,充总兵,清廷赐号“励勇巴图鲁”。九年,连取剑川、宾川、蒙化(今巍山)等11地,形成对义军大本营大理的包围。十一年,掘隧道攻破大理城,迫杜文秀自杀,灭义军,升记名提督,御赐黄马褂。十三年,入觐,获穆宗殿见。光绪元年(1875),奉旨搜捕击毙英人马嘉理的边民。又受命镇压邓川州(今洱源县邓川)、腾越(今腾冲)人民起义。三年,迁广东高州镇,署提督。十年(1884),中法战争爆发,抱病自广东率广武军出镇南关(今广西友谊关),进驻谅山,设伏大败万余法军,数战皆捷,毙伤大批法军官兵。后因西线主将广西巡抚潘鼎新不战自退,弃谷松、观音桥、车里和谅山,撤入关内,致法军重兵北上,直抵镇南关。十一年正月,万余法军攻关,遂率将士出关迎敌,击退法军,乘胜追击,不幸中炮弹身亡,妻牛氏亦以身殉夫。清廷追赠太子少保,谥武愍,准于大理、镇南关建祠祀之。戎马之余,亦涉足文事,从岑毓英研习春秋左氏传,论兵法。曾著《从军纪录》两卷,续录1卷。又于驻军处所捐资修浚河渠,改建书院,在滇西兴办工商业等。

猜你喜欢

  • 拉木鼓

    旧时云南西盟地区一带佤族一种传统的宗教活动。当地群众认为木鼓能通神,是众人崇拜的对象。用长约两米的粗大树干挖空而成。每年二月各个村寨都进行制作木鼓,由一户或二三户主动提出,担负出牛、酒等祭品。由青壮年

  • 大多英

    渤海国宗王。宣王※大仁秀侄。唐穆宗(820—824)时被遣朝唐,获殊遇,穆宗授以卫将军,并降制曰:“我有十二卫将军,以率其属,皆匡备左右,为吾近臣,自非勋庸,不以轻授。”

  • 清文总汇

    书名。志宽、志培主编。12卷。光绪二十三年(1897)成书。京都宛羽斋刊行。系合并《清文汇书》与《清文补汇》而成,共收词汇21900余条。是一部流行较广的满汉对照词书。对学习、研究满文具有价值。

  • 于阗

    ①西域古国名。又作于寘、瞿萨旦那、屈旦,屈丹等。王治西城(今新疆和田)。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有户3300,口19300,兵2400。国王之下设辅国侯、左右将、左右骑君、东西城长、译长各

  • 宁玛派

    藏传佛教教派之一。藏语“宁玛”意为“旧”或“古”,意即“旧派”,指其传入西藏最早、历史最久,并一直保持古老的宗派传承。因其僧人衣帽尚红,又俗称“红教”。该派主要教法是密教,从赤松德赞赞普(755—79

  • 呼岱达

    意谓商头。又译胡岱达。原是清代喀什噶尔(今喀什)阿奇木伯克为管理至当地贸易的浩罕商人,派令其诚实可靠者负责管理其与内地商民公平交易的人。后浩罕伯克势力增强,遂逐渐干预呼岱达事务。自道光十三年(1831

  • 堂帖

    辽代官吏的临时任命状。辽代对契丹人和汉人实行两元的统治方法。皇帝平时不居首都,一年四季各有※捺钵。契丹人的事务,皇帝于驻跸处就地办理。汉人的事务,用皇帝的名义委中书省在首都代行。除拜官吏第一步则止行堂

  • 纳失失

    元代一种织金锦缎名称。又作纳石失、纳赤思。《元史·舆服志》:“纳石失,金锦也。”源于阿拉伯语、波斯语。此种锦缎“缕皮傅金为织文”,华丽名贵,种类甚多。原产于波斯及中亚等地,很早即由回回商人运销至蒙古等

  • 策拨克

    ?—1812清朝大臣。蒙古镶黄旗人。博尔济吉特氏。乾隆三十七年(1772),由官学生补授理藩院笔帖式,后擢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五十九年(1794),授正白旗汉军副都统。六十年,授西宁办事大臣。嘉庆四年

  • 金义宗

    见“完颜守绪”(11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