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末柸
晋代鲜卑段部首领。又作段末杯、段末波。出于东部鲜卑,世居辽西。段疾陆眷从弟。怀帝永嘉六年(312),与从兄随督护王昌攻石勒于襄国(治今河北邢台),被俘,获宥,约为父子,释归。元帝建武元年(317),从兄段匹䃅约其共讨石勒,因有前父子之约,又恐匹䃅独据其功,拒出兵。太兴元年(318),疾陆眷卒,杀从父段涉复辰,自立为单于,以兵败段匹磾,自称幽州刺史。三年,为匹磾与乐陵邵续联兵所破。明帝太宁三年(325)卒,弟段牙立。
晋代鲜卑段部首领。又作段末杯、段末波。出于东部鲜卑,世居辽西。段疾陆眷从弟。怀帝永嘉六年(312),与从兄随督护王昌攻石勒于襄国(治今河北邢台),被俘,获宥,约为父子,释归。元帝建武元年(317),从兄段匹䃅约其共讨石勒,因有前父子之约,又恐匹䃅独据其功,拒出兵。太兴元年(318),疾陆眷卒,杀从父段涉复辰,自立为单于,以兵败段匹磾,自称幽州刺史。三年,为匹磾与乐陵邵续联兵所破。明帝太宁三年(325)卒,弟段牙立。
书名。清陶保廉撰。6卷。是书为作者于光绪十七年(1891)随父陶模赴新疆任巡抚的旅行记。凡沿途所经山川、路程、隘口、城村、古迹、民物、风俗等,无不毕载。作者在记叙上述见闻的同时,还广征博稽,对历代典籍
古地名。又作茄芦。在今甘肃武都县东南白龙江东岸。南朝宋元嘉二十年(443),武都国君主杨文德为北魏军所逼,奔守此城。泰始二年(466),杨僧嗣亦在此称武都王。为仇池氐活动中心之一。
清代在内蒙古归化城土默特旗设置的一种官庄。始设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时清廷对准噶尔部用兵,为供应军队粮饷,特在归化城土默特旗以“跑马圈地”方式占有大片土地,招徕汉民耕种,共设有官庄13个,故又称
元代蒙古族人民反抗活动之一。元顺帝至正十二年(1352),在全国风起云涌的红巾军大起义影响下,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所属五投下领地发生暴动,元廷派遣翰林学士承旨阔怯前往镇压,暴动失败。
亦作“番屯”。清代在台湾内山“生番”居地边界设置的一种捍卫地方治安组织。乾隆五十三年(1788),大将军福康安平定林爽文起义后,认为台湾内山边界险要甚多,为防止汉人入山滋事及“生番”外出,奏请以“熟番
见“拨换城”(1377页)。
珞巴族部落名。藏族人称之为※“丁珞”,西方文献称“阿波尔”。今改称“阿迪”。现分布在西藏米林县南边的达东、亚卜克、达东更东等地。据传为阿巴达尼之子的后裔,从今米林县纳玉山沟迁去,有达东、亚别、德吉、德
古墓葬。位于今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东南36公里的乌尔坦村。海拔1400米左右。有墓150座,可分三片。乌尔坦村河谷以西约有50座,大型墓4座,南北排列,封堆高2—2.5米,直径30米左右。靠北端一座
见“车凌蒙克”(280页)。
?—1232或1233蒙古国宗王。又译图类。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第四子,※忽必烈之父。尊称“也客那颜”或“兀鲁黑那颜”,意为“大官人”。南宋开禧二年(1206)蒙古国建立后分封时,得民户5千。英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