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水摆夷

水摆夷

参见“旱摆夷”(1080页)。

猜你喜欢

  • 傣端文

    参见“傣文”(2242页)。

  • 中山王铜圆壶

    见“��壶”(2091页)。

  • 母女连名制

    以女儿名同母名世代相连的命名制度。产生于母系氏族繁荣期。其时,氏族和家族均以女子为核心,实行望门居和从妻居的对偶婚,丈夫不算妻方氏族成员,子女血统和世系只能依母亲计算,通行母女连名和母子连名。即女儿和

  • 登闻鼓院

    契丹官署名。简称“鼓院”。为受理传达吏民申诉的机构。朝堂外悬鼓,申诉者击鼓上闻,是制原起于魏晋,称登闻鼓。唐于东、西朝堂(洛阳、长安)各置,由监门卫奏闻。辽景宗保宁三年(971)正月,“庚申,置登闻鼓

  • 和林至阿力麻里驿道

    元代从和林通往察哈台封地的正式驿道。早在成吉思汗时代(1206—1227),从岭北至西域就已有临时性驿路,全真道教首领丘处机于成吉思汗十六年(1221)赴大雪山(兴都库什山)谒见成吉思汗及十八年东返燕

  • 古松马

    藏语音译。指原西藏地方政府的卫兵差。始行于1912年,凡种一马岗地(支负差的单位)的差巴(支差的人),除出一个※“甲郡马”藏兵外,增加半个卫兵差,使马岗差巴所受剥削增多。参见“甲郡马”(559页)。

  • 满族姓氏

    满族早在氏族社会时期,已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姓,即哈拉(hala)。《皇朝通志·氏族略》和《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中记载的满族姓氏646个,谱外姓33个,合为679姓。从这些姓氏中,可看出满族与金代女真人

  • 隆布鼐·扎西杰布

    见“隆布鼐”(2136页)。

  • 撒里畏兀儿东迁

    明代裕固族向东迁徙的重大事件。始自明初,迄于嘉靖初年,历时约一个半世纪。明初,分布于关西各卫(安定、阿端、曲先、罕东)的撒里畏兀儿人与部分蒙古部落,由于受吐鲁番察哈台后王的侵扰,各卫统治者之间互相攻杀

  • 临海

    即“蒲昌海”(23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