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永宁宣抚司

永宁宣抚司

元明四川彝族土官署名。元至正中(1341—1368)改永宁路置。治所在今四川叙永县西南。明洪武四年(1371),土官宣抚使归明,改为永宁等处军民安抚司,移治今叙永县永宁河东。七年复升宣抚司,秩正三品。均用土官。八年,任命禄照为宣抚使。十七年(1384),贡马,诏赐银币、官服,定三年一贡马。次年遣弟阿居入朝,奏所管境内因兵乱疾病之害,农稼歉收,交纳不能如数,蠲之。二十三年(1390),请疏浚河道。未几,禄照被罪案牵连,逮至京师,放逐,卒于途。因二子皆在太学学习,遂命妻奢尾署司事。二十六年因奢尾谏,子阿聂袭职。宣德八年(1433),故阿聂妻奢苏进京朝贡,准袭宣抚使职。次年,应奢苏奏请,以永宁监生为儒学训导。成化间(1465—1487),奢贵继任土职。嘉靖二十五年(1546),宣抚司女土官献大木,因功给诰命。后奢效忠袭任宣抚使。死后因妻奢世统无子,妾奢世续生子奢崇周,年幼,妻欲夺印,妻与妾遂为争印相仇杀。总兵郭成等乘机发兵掠奢氏九世所积,因起乱。后郭成等被劾,定二妇分地各管所属。万历十四年(1586),奢崇周代宣抚使职。未几死,由奢效忠亲弟尽忠子奢崇明受命袭宣抚使,奢世续匿印不予。奢崇明及子奢寅久有异志,天启元年(1621),借请调二万兵授辽东战事,集数万土兵反明,占据重庆。二年,进围成都达百日。谮号大梁,后受挫。三年,明废宣抚司。崇祯元年(1628),崇明联合水西土舍安邦彦土兵,势复振,自号大梁王。二年,兵败,被明总督朱燮元所部包围,战死。

猜你喜欢

  • 沙尔布

    ?—1659清初将领。蒙古察哈尔部人。博尔济吉特氏。崇德二年(1637),率百余壮丁投清,授牛录额真,编入蒙古镶白旗。寻擢一等侍卫。至顺治元年(1652),累升本旗固山额真,授世职云骑尉。十年,与宁南

  • 朴不花

    ?—1364元朝宦官。又作王不花。高丽人。朴氏。与顺帝完者忽都皇后同乡,以宦官入事皇后,受宠幸,官至荣禄大夫、资正院使,执掌皇后财赋。顺帝至正十九年(1359),与皇后谋使顺帝禅位于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

  • 异密

    阿拉伯语amir,音译。又译作“艾米尔”。意为“首领”、“统治者”、“国王”。※察合台汗国和※叶尔羌汗国时期意为“军事长官”、“将军”,主要用于称呼游牧军事贵族。他们往往掌握部落或氏族的一定数量的民兵

  • 鼎新

    一说为五代时大义宁国杨诏(杨明、大杨明)年号,931—?年。

  • 琼管安抚司

    宋代海南岛最高行政机构。熙宁六年(1073)于琼州地置,治所在琼山。除领原州之属县外,改儋州为昌化军、万州为万安军、崖州为珠崖军,并领县以隶琼管。宣和(1119—1125)中,改琼管为安抚都监。

  • 储政院

    元朝官署名。掌辅佐皇太子之事。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初立※詹事院掌其事。文宗天历元年(1328),改储庆使司。二年,复立詹事院,未几,改为储政院。设院使6员,正二品,下领同知、佥院、同佥、院判各

  • 世袭总掌教

    见“尕最”(582页)。

  • 汉阳

    古县名。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分夜郎辖地中南部置。治所在今贵州赫章。秦亡,夜郎复据其地。西汉复置县,治所在今贵州水城、威宁一带。向为夜郎民所居之地。其地今有苗、彝、回等民族居住。

  • 报匣

    清代传递机密公文的匣子。亦称折匣。长8寸8分,宽4寸4分,高1寸5分,配以特制铜锁。凡准予送奏折的督抚大臣等,皆赏给此匣,如赏发驻藏大臣匣子1个。官员升调,随身带走,接任官员未经赏给此匣者,可奏请赏给

  • 比力麻亥

    撒拉语音译,汉语称“油搅团”。撒拉族传统食品。流行于青海循化、甘肃大河家等地。制法:锅中放少许水,烧开后撒面入锅,同时将食油倒入,用筷子搅动,待面和油熟透,闻到香味后,盛入碗中,即成。用以款待贵宾和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