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浪穹诏

浪穹诏

唐代西洱河地区小王国名。为八诏之一。其王丰时卒,子时罗铎立,卒,子铎罗望立,唐授浪穹州(今云南洱源县)刺史。被南诏(蒙舍诏)战败,率部落退保剑川(今云南剑川县南),更名剑浪。卒,子望偏立。卒,子偏罗矣立。卒,子矣罗君立。唐贞元十年(794),南诏攻破剑川,俘矣罗君,徙永昌(今云南保山市)。凡浪穹、施浪、邆赕,总谓之浪人,亦称“三浪诏”。

猜你喜欢

  • 鄂尔图玉兹

    见“左部哈萨克”(459页)。

  • 黑契丹

    见“西辽”(689页)。

  • 阿史那都支

    唐朝突厥族将领。又作阿史那匐延都支,或都支。原为西突厥处木昆部首领,隶兴昔亡可汗阿史那弥射。龙朔二年(662),以阿史那弥射为��海道总管苏海政冤杀,众心不服,遂引众投吐蕃

  • 海尔堪

    新疆锡伯族供奉的一种保佑牲畜之神。以布制,上缝九撮羽毛。神位设在正房西间外面西南墙角。平日装于盒中,逢年节请出供祭,举行献马仪式,以示把骏马献给海尔堪骑用。在所献马的尾巴上系以羽毛或红布条,将其拴于神

  • 刀庆罕

    明代云南威远州傣族首领。被明封为威远州(治今云南景谷县)土知州。永乐二十二年(1424),入朝贡马及方物,赐以钞、纻丝、罗纱。宣德三年(1428),复遣头目招刚等进贡,赐以织金纻丝、纱罗及信符。以其地

  • 大礼国

    唐代南诏第十一世王祐世隆(一作酋龙、世隆)于唐大中十三年(859)嗣位时所称国名。唐乾符五年(878)其子隆舜改称大封民国。

  • 毛拉木沙·赛拉米

    见“毛拉穆莎·莎依然米”(361页)。

  • 根敦嘉措

    1475—1542即二世达赖喇嘛。明代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名僧。生于后藏日喀则西北的达纳地方一农户家。3岁被认定为达赖喇嘛一世※根敦朱巴之转世。幼年随父学宁玛派密法。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11

  • 米隆

    西藏珞巴族对来自异氏族定居户的称谓。亦作纽磅、纽巴,珞巴语音译,意为“无地人”、“他氏族人”。须得到住地氏族或村寨首领同意后方能定居。经济生活以打工、开垦村公有林荒地、经营绝嗣和外迁户的土地,或借蓄奴

  • 打拉

    僜语音译。解放前西藏察隅地区僜人使用的一种铁砍刀。是最重要的生产工具和防身武器。多由相邻地区传入,部分自行加工。刀长约50厘米,宽约8厘米。用长方形木板刻出凹槽,每隔约2厘米绕数道细铁(铜)丝,即为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