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源贺

源贺

407—479

北魏大臣。本名秃发破羌。西平乐都(今青海乐都县)人。自谓南凉秃发傉檀之子。父为西秦乞伏炽磐所败后,自乐都投奔北魏,以机辩为太武帝所器重,赐爵西平侯,加龙骧将军,赐姓源氏。从击山胡白龙、吐京胡,皆先登陷阵,进号平西将军。随征凉州归响导,以秃发后裔之名前往宣慰,招附3万余落,获杂畜10余万。从攻姑臧,平凉州,迁征西将军,进号西平公。又从征柔然10击五城、吐京胡,镇压盖英吴义军,拜散骑常侍。随驾临江,为前锋大将。为人骁勇,每遇强敌,辄自奋击。赐名贺,拜殿中尚书。承平元年(452),南安王拓跋余为宗爱所杀,贺勒禁兵,静遏内外,与南部尚书陆丽决议定策,翊戴文成帝拓跋浚,令丽与刘尼驰至苑中奉迎,自为内应。文成帝即位后,以定策勋,进爵西平王。太安二年(456),出为征南将军、冀州刺史,改封陇西王。在州7年,鞫狱以情,徭役简省,甚得人心。后征为太尉,从驾击柔然。皇兴五年(471),都督诸军屯漠南,以献文帝欲传位于京兆王拓跋子推,奉诏驰还,正色谏阻,遂持节奉皇帝玺绶以予孝文帝。是岁,率军击河西敕勒,追至枹罕、金城,大败之。曾依古今兵法及先儒耆旧之说,略采至要,辑为《十二阵图》上奏,获献文帝嘉誉。后都督三道诸军屯漠南,每岁秋冬,遣军三道并出以备边,至春中班师。以劳师动众,非御边长计,谏言募诸州郡武健者3万人,筑城以居,并戍并耕,亦兵亦农,未被采纳。太和三年(479),卒,赠侍中、太尉、陇西王印绶,谥宣王。

猜你喜欢

  • 高智耀

    1206—1271元朝大臣。字显道。西唐兀氏。夏献宗时(1223—1225)右丞相高良惠子。夏乾定三年(1225)举本国进士第。西夏亡,隐居贺兰山。元太宗访求河西贤者,因被推荐,太宗召见欲之,遽辞归。

  • 内蒙国民旬刊

    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的机关刊物。为我国用蒙文宣传革命思想的早期刊物之一。1925年11月16日创刊。未署明出版地点,从出版时间看,应是该党中央所在地张家口。编辑主任是齐庆毕力格图,出版主任为阿拉坦。共出版

  • 武都氐

    见“白马氐”(597页)。

  • 印楼

    见“护印夫人”(1060页)。

  • 庐江蛮

    东汉对西汉武帝时迁往江淮之间的东瓯、闽越人称谓。亦称“九江蛮”。据《史记·东越列传》载:建元三年(前138),闽越发兵围东瓯,东瓯王望遣使“告急天子”。武帝令严助“发兵浮海救东瓯。未至,闽越引兵而去”

  • 世隆

    即“祐世隆”(1766页)。

  • 察拉克

    维吾尔语音译,又译察喇克、札拉克、辄勒克。原义为“四分之一”、拃、秤子。此指重量单位。各地标量不同,有10斤、20斤、16斤为1察拉克者。但称量药材、生丝、香料的察拉克是称量粮食之察拉克的四分之一。

  • 昆戎

    见“绲戎”(2143页)。

  • 蓝正樽

    清道光朝瑶族起义首领。又名蓝元旷。湖南新宁县麻林峒人。瑶族。虽家境贫寒,但年幼苦学,曾考取秀才,为人正直不阿,好打抱不平,有胆有识,颇孚众望。道光年间(1821—1850),新宁县瑶山八洞一带,官府豪

  • 荣全

    ?—1879清朝将领。满洲正黄旗人。关佳氏,一等威勇侯那铭嗣子。咸丰元年(1851)袭爵,授二等侍卫。从征山东,以功迁头等侍卫。十一年(1861),出为塔尔巴哈台领队大臣,历喀喇沙尔办事大臣、伊犁参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