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琼博拉墓群

琼博拉墓群

古墓葬。位于今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城关西南36公里处,海拔1380米。分布于乌孙山北麓琼博拉沟口东侧山前坡地。有墓150余座,分3片。琼博拉沟口东侧有100余座,中有大墓一座,封堆高2米,直径20米,封堆外环绕有带状石圈,宽80公分;中型墓20座,封堆高1米,直径10—13米。余多为小墓,封堆高30—50公分,直径3—6米。一位于坡东缘下的塔斯科莫尔沟东坡,有40余座中小型墓。一位于阿热墩村北路旁,约10余座,封堆较小(有些因筑路已遭破坏),大多呈土墩状,顶部铺少许卵石,少数为卵石堆。中型墓多为三、五一组南北排列。曾出土铜盘大小各一件;大盘,方形,边长76厘米,高23厘米余,直口宽折沿,平底,盘下铸有4个蹄形空心足,足高16厘米余;小盘长方形,长64.5厘米,宽59厘米,直口折沿,平底,对称有4个半圆形横耳,盘下铸4个垫形足。从铜盘造型风格看,似为战国时塞人文化遗存。

猜你喜欢

  • 倒喇金

    见“倒喇”(1887页)。

  • 虎方

    即“徐夷”(1893页)。

  • 景福

    辽兴宗文武神圣昭孝皇帝耶律宗真年号。1031—1032年,凡2年。

  • 打官围

    民国时期服役于国民党军队的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族的猎民为所在部队上司(俗称“东家”或“掌柜”)打猎,故称。一般在夏季打鹿茸和犴茸的红围期行之,猎期3个月。由“东家”召集,自愿参加,因参加猎民只需带

  • 兀答里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作乌塔里卫,并说清代有乌塔里山,在墨尔根城(今黑龙江省嫩江县)东南160里。

  • 迈达哩胡土克图

    1574—1633明代第一位坐床于蒙古的活佛。名达拉那达,又称札阿囊贡嘎宁布、哲布尊达拉那达贡嘎宁布等。藏族。出生于西藏,一说万历二十年(1592)生。始学于觉囊寺,属觉囊派僧人,原为哇朗谷州呼毕勒罕

  • 伦布

    藏语音译,意为“官长”。唐吐蕃时已有此称。四川藏区又以此称小头人。旧时四川甘孜藏族牧区地方基层组织中的小头人。一般每个部落设若干人,秉承大头人旨意,分别管理各自然村牧民。能参加部落各级头人会议。多为世

  • 恰得

    见“自营地”(820页)。

  • 如意宝树史

    书名。蒙文佛教史书。青海蒙古族松巴堪布益西班觉撰。清乾隆十三年(1748)成书。两卷,515页。叙述印度、西藏、蒙古佛教源流,及寺庙、高僧、教派、佛经翻译等,并附年表。对元、明、清蒙藏佛教关系研究提供

  • 捺钵

    契丹语。又译纳拔、纳跋、纳钵、剌钵、纳宝等。即“行营”、“行帐”、“营盘”之意。本指契丹皇帝出行时居止的帐幕,宋庞元英《文昌杂录》称:“北人谓住处曰捺钵,四时皆然,……是契丹家语,犹言行在也。”历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