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田五起义

田五起义

清代甘肃回民反清起义。又称石峰堡起义,或称田五、张文庆起义。田五,又名田富,“新教”(即哲赫林耶)教派创始人马明心弟子。为替师马明心报仇,反抗清廷对※苏四十三起义的残酷镇压,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四月,在家乡甘肃盐茶厅(今宁夏海源县)首举义旗,以甘肃通渭石峰堡为踞点,与南路张文庆义军,互为应援,克通渭、秦安、隆德、静宁、会宁、固原、伏羌、靖远等地。清廷命甘肃提督刚塔进剿,与义军大战于靖远,义军受挫,四月二十四日退守马营水庄,又遭清军截击,田五受伤不屈,自刎身亡。余部千余由李可魁率领,转战甘肃中部山区,与石峰堡义军张文庆、马四娃等协同作战。五月,张文庆部围攻静宁城、截断西安通往兰州之大道,活动于蹯龙山。伏羌、皋兰、平番、会宁、庄浪、秦安、西固驿等地回民纷纷响应。清总督李侍尧率军尾追,多次失利。清廷又调集陕西、山西、四川等省兵3万余众,命大学士阿桂、福安康等进行“会剿”。义军寡不敌众,失利,李可魁阵亡,张文庆退守石峰堡,拼死抵抗。六月二十三日,清军围石峰堡,断其水源。七月初三日,趁堡内义军举行“开斋节”聚礼之际,进行偷袭,石峰堡义军两千余人全部壮烈牺牲。

猜你喜欢

  • 巴图博罗特

    卫拉特蒙古杜尔伯特部台吉。绰罗斯氏。清札萨克和硕亲王※车凌乌巴什族中台吉。乾隆十八年(1753),随“三车凌”内附,授札萨克多罗贝勒。后因追随阿睦尔撒纳反清,于辉巴朗山为清副都统瑚尔起擒执,被处死。

  • 什拉乌素河

    河流名。蒙古语意为黄水。也称白渠水。位于内蒙古中部,发源于凉城县蛮汉山,流经呼和浩特,入土默特左旗,汇于大黑河。明清时期为蒙古土默特游牧之地。

  • 高德基

    1119—1172金朝大臣。字元履。渤海族遗裔,先世于渤海国亡后被辽迁置辽阳(今辽宁辽阳市)。历仕熙宗、海陵、世宗三朝。熙宗皇统二年(1142),登进士第。六年,任尚书省令史。海陵为相,专愎自用,仅其

  • 旅獒州都督府

    唐代设于西域地区的羁縻机构。高宗龙朔元年(661),以乌拉揭国摩竭城(约位于今阿富汗格吉城地区)置。以其王为都督,职位世袭。隶安西都护府管辖。

  • 依兰府

    地名。位于今黑龙江省牡丹江与松花江汇合地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置。治所在依兰喀喇,即今依兰市。辖域东界密山府,西邻方正县,南连宁安府,北接桦川县。古为肃慎氏地。汉、晋为挹娄地。唐为渤海地。辽为

  • 达密里部

    辽代部族名。辽天祚帝保大四年(1124),※耶律大石自立为主,率众西行,至可敦城(今蒙古国哈达桑东),驻北庭都护府,召集该部等18部众宣谕,誓复辽朝大业,获得支持,18部共出精兵万余归大石统率,致使大

  • 杨吉尔汗

    见“江格尔汗”(885页)。

  • 苜蓿

    或作目蓿。豆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产于西域。汉武帝时,李广利征服大宛,始将苜蓿移植于中国内地。时又称其为“光内草”或“连枝草”。

  • 畎戎

    见“绲戎”(2143页)。

  • 农桑衣食撮要

    书名。元代畏兀儿农学家※鲁明善撰。2卷。明善本名铁柱。大司徒迦鲁纳答思子,以父名为氏。曾任靖州路、安丰路达鲁花赤。延祐元年(1314),出任安丰肃政廉访使,兼劝农事。任内,察视江淮地区农情,研讨诸农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