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盈歌

盈歌

1053—1103

金穆宗。亦作扬歌、扬歌太师、扬割。字乌鲁完。女真完颜部人。金景祖※乌古迺第五子,世祖※劾里钵之弟,辽大安八年(1092),肃宗颇剌淑即位后,参加平定腊醅、麻产叛乱,擒麻产,因功被辽任命为详稳。十年(1094),颇剌淑死后,继任部落联盟长,承袭节度使。以兄劾者子撤改为国相。以陶温水(今汤旺河)、徒笼古水(今都鲁河)之纥石烈部阿閤版及石鲁反叛,断绝五国部鹰路,执杀辽捕鹰使,遂受辽帝之命讨之,救归辽使幸存者数人。继命撒改为都统,击败起兵于米里迷石罕城(在今吉林省珲春县治东北)的乌古论部留可、诈都及敌库德等叛乱。辽乾统二年(1102),受辽帝命捕杀辽叛将肃海里。至此,以完颜部为核心的生女真部落联盟,势力日盛,辖境东南至于乙离骨(今朝鲜咸镜南、北道分界处)、曷懒、耶懒(前苏联滨海边区塔乌黑河)、土骨论,东北至五国(今依兰县至前苏联哈巴罗夫斯克一带)、主隈(今黑龙江嘉阴县境嘉阴河)、秃答。在位期间,曾进行一些改革。接受阿骨打建议,命令诸部不得再自称都部长和擅置信牌驰驿讯事,自此号领始一。奠定金朝建国之基础。熙宗天会十五年(1137),追谥孝平皇帝,庙号穆宗。皇统五年(1145),增谥章顺孝平皇帝。

猜你喜欢

  • 承安宝货

    金代的银质货币。章宗承安二年(1197)铸造,铤形,分1两、1两半、2两半、5两和10两5种。每两折钱2贯即2千文。传世的有一两半和一两的两种。一两半者呈束腰铤形,通长4.7厘米,端宽3厘米,腰宽2.

  • 宪台通纪

    书名。元监察机构典章制度汇编。元监察御史赵承禧编纂。24卷。顺帝至元二年(1336)成书。主要记载世祖至元五年(1268)至顺帝至元二年(1336)御史台建官定制,司属沿革,员额损益及有关诏敕,对元朝

  • 河间地带

    见“河中地”(1506页)。

  • 贞惠公主墓志碑

    渤海第三世王大钦茂次女墓碑名。1949年出土于吉林省敦化县南5公里之六顶山,现藏吉林省博物馆,《渤海史稿》、《黑龙江古代民族史纲》附录其全文。碑文记述公主一生行状。对研究渤海早期历史,特别是渤海文化受

  • 沙正卿

    元代戏曲家。又作沙可学。回回人。著籍永嘉(今浙江温州永嘉县)。至正(1341—1368)进士。为行省掾。工诗,诗作清新,有的反映妇女对自由婚姻的追求,有的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忧郁心情。尤擅长于曲,曲作大

  • 萧仲恭墓志

    金代契丹小字墓志。为一合。刻于海陵王天德二年(1150)九月。出土于河北省兴隆县梓木林子村附近金墓。此墓于1942年为当地农民挖开,墓志弃置原地无人过问,不为学界所知。1954年被原热河省博物馆在调查

  • 萧裕

    ?—1154金大臣。本名遥折。奚族。初以猛安(千夫长)居中京(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明城),与中京留守完颜亮相结,探知亮有异志,表示“竭力以从”,与之谋议。后被亮举荐为兵部侍郎,迁同知南京留守事,改同知中

  • 韩大用

    ?—1738清代撒拉族土司。青海循化(今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人。撒拉族。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任守备、都司。雍正元年至二年(1723—1724),从征阿尔加囊、卓子山有功。七年(1729),授保安

  • 崩龙

    德昂族的他称。亦作崩竜、波龙、波弄。始见于《乾隆东华录》、《征缅纪闻》、《永昌府志》等清代史书及方志。原系傣族、佤族对德昂族的称呼。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保山、临沧等地区。其服饰因地不同,故被当地汉族分

  • 过山瑶

    部分瑶族的称谓。过去一些瑶族长期从事刀耕火种,因地力耗尽,便过山迁徙,故名。解放前居住在广西大瑶山的※盘瑶和※山子瑶就以此名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