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石棺葬

石棺葬

苗族丧葬习俗。流行于贵州省惠水县自称“蒙娄”的苗族中。行葬时,先挖出墓穴,用石板将四壁嵌好,穴底用竹席铺垫,置尸体于上,不放任何随葬品。上面石板盖严,再封土,封土外面有的还用石头垒成圆形围圈,不立石碑。行此俗之苗族间,可以通婚,不行此俗者则不能通婚。

猜你喜欢

  • 卢汉

    1895—1974彝族民主革命者。字永衡,原名邦汉,彝姓吉狄。云南昭通县(今昭通市)人。幼年在昭通县立学堂读书。1911年随表兄龙云参加《保路同志军》魏焕章部。同年10月在四川宜宾参加援川滇军谢汝翼部

  • 典属国

    官名。秦时始置。西汉沿置。主司少数民族事务。成帝(前33—前7年在位)时为大鸿胪属官。北魏时复置。后废。

  • 赶秋

    ①苗族节日。每年夏历立秋日举行,延续二三天。相传,古时有一苗族青年巴贵达惹,为寻找心爱的姑娘七娘,设制了一种可以同时乘坐8个人的风车式秋千。在秋千上男女青年对唱苗歌。最后终于通过对唱找到了七娘,结为伉

  • 反歌

    苗族民歌。多为揭露官吏、地主或商人剥削、欺压百姓及民众奋起反抗等内容。大都包括起义斗争经过或颂扬民族英雄等内容。如《张秀眉之歌》(又称《十八年反政》)、“九松之歌”、“吴八月之歌”等,都真实地反映了历

  • 建光

    十六国时期丁零所建翟魏政权君主魏天王翟辽年号。388—391年,凡4年。

  • 海站

    元代驿站的一种。或称海中水站。时驿站分陆站和水站,海站为水站之一种。至元二十六年(1289),采纳沿海镇守官蔡泽谏,以泉州至杭州陆路甚远,外国进贡方物劳民负荷,驿马多死,特从泉州至杭州设海站15所,每

  • 班禅七世

    见“丹白尼玛”(377页)。

  • 梅葛

    彝族史诗之一。口头流传于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前半部以记述彝族古代神话传说为主要内容,显示了人民群众在远古时代战天斗地的武勇精神。后半部描写劳动者的生产、生活,是生动的文学篇章。形成时间较早,具体年代和

  • 桂信

    民国初年新疆锡伯族农民反封建斗争领导人之一。锡伯营(今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五牛录人。锡伯族。1913年,因不堪佐领哈达春的残酷压迫与剥削,率本牛录农民闯进佐领档房,痛打贪官污吏。不久,遭到锡伯营总

  • 舒哈克卓哩克图鸿台吉

    见“炒花”(15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