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科尔沁部

科尔沁部

蒙古部名。明代又译作好儿趁。明洪熙年间(1425),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合撒儿)十四世孙奎蒙古塔斯哈喇遭厄鲁特部侵袭,徙居嫩江依兀良哈,因同族有阿噜科尔沁,故称所部为嫩科尔沁以区别之。初与札赉特、杜尔伯特、郭尔罗斯3部同牧,后3部从科尔沁分出。明末从属于察哈尔。万历二十一年(1593),参加九部联军进攻建州女真努尔哈赤,兵败后,与努尔哈赤联姻。后金天命九年(1624),首领奥巴摆脱察哈尔林丹汗的控制,与努尔哈赤结盟,屡随后军攻察哈尔及明边。崇德元年(1636),以奥巴子巴达礼合疏劝进功,皇太极将该部分为左翼前、中、后3旗,右翼前、中、后3旗,属哲里木盟。牧地约当今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及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等地。有清一代,该部位列内札萨克24部之首,备受宠信,其贵族受封爵17。该部屡应征参与征讨吴三桂、察哈尔布尔尼叛乱,平定准噶尔,多有建树。参见该部诸旗条。

猜你喜欢

  • 焉提

    即“阏氏”(2105页)。

  • 塔石纳特

    撒拉语音译,意为“打石头”,也称“打缸”。青海撒拉族农村及甘肃积石山等地撒拉族民间传统游戏和体育活动。始自清中叶,至今已有200余年。玩时,双方预备薄而圆滑的石头数块,再在4—5米远处立一方石或砖,作

  • 金武元皇帝

    即“阿骨打”(1212页)。

  • 鲜于台阳

    北魏神䴥年间定州地区起义首领。丁零(敕勒)氏。定州(治今河北定县)人。神䴥元年(428),与翟乔等2千余家举旗反抗北魏。以西山(太行山)为据地,四出攻袭郡县,击败前往围剿之

  • 札萨克

    官名。亦作扎萨克。蒙古语音译,源出“扎撒”(法令)一词,意为“执掌政令者”、“尊长”。清代外藩蒙古各旗旗长的称呼,也是旗的封建领主。由清政府从旗内王公中委派一人充任,直隶理藩院,受中央监督。下设协理台

  • 塔尔巴哈台

    清代新疆地区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明代为西蒙古土尔扈特部牧地,后属准噶尔部。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设参赞大臣,隶伊犁将军。辖区东至乌隆古河,北至额尔齐斯河,南至阿鲁沁达,西至爱古斯哈

  • 班禅拉让

    见“班禅堪布会议厅”(1793页)。

  • 拓跋他

    416—488北魏宗室。或作拓跋佗、拓跋它、直勤它大翰。鲜卑拓跋氏。道武帝※拓跋珪孙,阳平王※拓跋熙长子。泰常六年(421),父卒,袭爵。史称其性忠厚,武艺过人。延和三年(434),从世祖拓跋焘镇压山

  • 斛律洛阳

    北魏末年山西地区起义首领。西部敕勒斛律氏。孝昌二年(526),乘六镇大起义之势,率众于桑乾(今山西山阴县西南)西起义,与河西牧子(费也头)起义遥相呼应,互为犄角。三月,被游击将军尔朱荣击败于深井(山阴

  • 亡人斋

    苗族丧葬习俗。流行于贵州望谟县地区。苗语称“扎比里”。丧主办斋要在丧期13日之后举行或更晚一些时候,举行时姑、舅、婿及表亲等需送彩色纸扎物一套及米、酒、猪不等。如婿则送牛杀祭。丧主在堂屋摆木桌一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