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纥石烈良弼

纥石烈良弼

1119—1178

金大臣。本名娄室。女真族。纥石烈氏。回怕川(今吉林省辉发河)人,后随父太宇徙居宣宁(今内蒙古凉城东北)。聪敏忠正,善决断。天会(1123—1137)中,被选中为女真字学生,送京师。曾获丞相完颜希尹赞赏。年14,为北京教授,学徒常200人。从学者,后皆成名。年17,补尚书省令史。记忆力极强,簿书过目,就得其奥密,虽大文牒,口占立成,词理皆到。在学女真文字者中时称第一。天德(1149—1153)初,累官吏部郎中,后历任右司郎中、刑部尚书、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参知政事、尚书右丞,转左丞。曾谏阻海陵王攻宋,不听,为右领军大都督。正隆六年(1161),世宗完颜雍在东京(今辽阳市)即位,为南京(今开封)留守兼开封府尹,再兼河南都统,召拜尚书右丞。奉命往北京(治今内蒙古宁城县大明城)招抚移剌窝斡领导之契丹、奚族起义军。还,拜尚书左丞,平章政事,封宗国公。大定六年(1166),进拜右丞相,监修国史。八年(1168),进拜左丞相。先后纂修《太宗实录》、《睿宗实录》以献。劝世宗奖励耕织,惩戒荒纵不务正业者。十八年(1178),因病辞官。卒,追封金源郡王,谥诚敏。一生清俭,亲友贫寒者常周给;居相位,练达朝政,尽心于国,见贤必举荐,时称“贤相”。

猜你喜欢

  • 米剂

    珞巴语博嘎尔方言音译。系卜卦师的称谓。由男性充任。参见“鸡肝卜”(1263页)。

  • 伊勒齐

    见“越里吉”(2190页)。

  • 模对代热

    西藏珞巴族苏龙为奴隶主所服徭役之一。专指为主人围庄稼地栅栏的人役。一般由男性服役若干天。期间由主人供食。

  • 景明寺

    北魏都城洛阳佛寺。宣武帝元恪景明(500—503)中立。在城南宣阳门外一里御道东。东西南北方五百步。前望嵩山、少室山,背倚洛阳城。青林垂影,绿水环绕,山悬台观,一千余间,复殿重房,疏窗交映,屋宇相对,

  • 没藏氏

    ①西夏党项族姓。西夏汉文《杂字》蕃姓中的第二姓。 ②(?—1056)夏景宗元昊妃。原为大将野利遇乞妻,遇乞遭元昊诬杀后,与元昊私通,野利皇后发觉,使出居戒坛寺为尼,号没藏大师。天授礼法延祚十年(104

  • 扶桑馆

    北魏在都城洛阳专门接待东方诸族归附者之所。为四馆之一。馆因地而名,扶桑在东,日所出,《山海经》谓“大荒之中,旸谷上有扶桑,日所出也”,以扶桑泛指东方,故以此名之。位于宣阳门外永桥南,御道东。凡东方诸族

  • 年羹尧

    ?—1726清朝大臣。字亮工。号双峰。汉军镶黄旗人。湖北巡抚遐龄次子。康熙三十九年(1700)举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历充四川、广东乡试考官、侍讲学士、内阁学士 四十八年(1709),擢四川巡抚。五

  • 仁蚌巴

    明代西藏地方封建势力首领名。帕主噶举派家臣南喀杰波在后藏仁蚌地区为官。势力日盛,与帕主分庭抗礼,成为仁蚌地区实力派,因久居仁蚌地区,遂被称为仁蚌巴。意为“仁蚌地区人”。藏史多以地方势力的居住地称其首领

  • 峤南琐记

    书名。广西地方志及民族志。2卷。明魏浚(字禹卿,号苍水,福建松溪人,汉族)撰。据采访与史书、方志写成。万历四十年(1612)成书。内容主要记述山川、名胜、风土、人情及少数民族情况。其中卷上写山川、特产

  • 乌尔呼玛勒

    ?—1732清朝将领。蒙古科尔沁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尔汉亲王※满珠习礼孙。初授二等台吉。康熙三十五年(1696),从亲王班第征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五十六年(1717),随军防御准噶尔部策妄阿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