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绒朗四措

绒朗四措

旧时西藏门隅地区行政区划的俗称。又作“绒朗四部”。门巴语音译,“绒朗”为河名,意为“谷里河”、“窄沟河”。18世纪初按地域区划的四措为:绒朗堆措、绒朗麦措、喜尔独本措和日哄奎当措。四指地处于该河流域,故名。为※打陇宗辖区范围的地域代称。

猜你喜欢

  • 巴雅尔

    ①满族姓氏。又作巴雅拉、巴雅喇、摆雅喇。世居虎尔哈部。地当今黑龙江省瑷珲县沿黑龙江左岸、宁安县、东宁县、吉林珲春西及松花江下游地区。清天聪至崇德年间(1627——1643),曾向后金贡貂皮、狐皮。后编

  • 神瑞

    北魏太宗明元皇帝拓跋嗣年号。414—416年,凡3年。

  • 土木之役

    瓦剌与明朝间的战役之一。或称“土木之变”、“己巳之变”。瓦剌为蒙古族一支,经过马哈木、脱懽时期发展,至也先即位后,势力所及西起中亚,东接朝鲜,北连西伯利亚南端,南临长城。既与明廷通贡互市,又伺机发动军

  • 埃合里直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又译作“埃合里只”。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瓦里(由※籍没奴录组成)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十二宫皆设有瓦里。埃合里直为辽景宗※彰愍宫下之一瓦里。辽圣宗※兴圣宫下有一※

  • 沈氏种羌

    ※东羌的一支。居西河(治今内蒙古东胜县境)、上郡(治今陕西榆林县东南)。东汉永初年间(107—113),参加羌民大起义。永宁元年(120),从上郡出发,转战于河西张掖等地,被汉护羌校尉马贤击败,死18

  • 忽哥赤

    元朝宗王。蒙古孛儿只斤氏。世祖※忽必烈子。至元四年(1267),封云南王,出镇云南,兼辖大理、鄯阐、察罕章、合剌章、赤秃哥儿、金齿等地,立大理等处行六部治之。受命诏谕安南,使其王来朝,子弟入质,编民出

  • 武都道

    古政区名,相当于县。氐族聚居区。又称白马氐道。东汉以武都县改置(一说西汉初即称武都道),属武都郡。为※十三氐道之一。治所在今甘肃西和县西南。三国时复为武都县。为氐人发源地之

  • 宁古塔贝勒

    “宁古塔”满语“6个”之意;“贝勒”清官爵名。相传清皇室先祖,兄弟6人,近邻而居,后称其地为“宁古塔贝勒”,简称宁古塔。地在苏克苏护河呼兰哈达下之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老城村)。

  • 大蕃

    ①即“吐蕃”。唐蕃会盟碑的汉文碑文有此称,系同碑藏文碑文“bod chen po”的对音汉译。参见“吐蕃”(765页)。 ②渤海国宗王。第二世王※大武艺子,文王※大钦茂弟。唐开元二十三年(735,一作

  • 鲜质可汗

    契丹遥辇氏部落联盟首领。名习尔,又作习尔之。唐懿宗咸通年间(860—873)在位。与唐保持友好关系,间有使者往来。时契丹益强,“土宇始大”(《契丹国志》卷1),已将奚族部落役属其下,一次对奚战争,“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