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耆英

耆英

(1787或1790—1858) 清朝大臣。满洲正蓝旗人。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二弟穆尔哈齐第九子祜世塔后裔,监察御使禄康子。字介春。荫生出身。嘉庆间,官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护军统领。道光四年(1824),奉命护送京旗闲散户口前往双城堡垦田。后官总管内务府大臣,理藩院尚书、内大臣,户部、吏部、工部尚书。十八年(1838),授盛京将军。任内,饬属访察天津所到英船鸦片销路,主张稽查海口,疏请旗民10家联保,以凭稽查,被采纳。后历任副都统、内务府大臣、尚书等职。二十年,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疏请扼要筹备,使游弋的英船无可乘之机。并拨兵驻各海口防堵英军。二十二年(1842),奕经在浙江为英军所败,他署杭州将军,旋任钦差大臣,赴浙江向英军求和。至南京与英国代表璞鼎查谈判,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次年赴广东虎门签订《中英五口通商条约》。曾在璞鼎查要挟下,诬陷抗英将领姚莹、达洪阿,致使姚、达被革职逮问。执行“抑民奉外”方针,压制广东人民抗英活动。二十四年(1844),任两广总督,允许英人去广东划定租界,又与美国订立《望厦条约》。与法国签订《黄埔条约》。二十七年(1847),英军突入广东省,强求入城,擅许其延期两年入城。三十年(1850)被革职。咸丰八年(1858),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奉命往天津与英法侵略军议和。后因擅自回京获罪,令自尽。

猜你喜欢

  • 门省诺

    景颇语音译,意为“根底牛”。解放前云南景颇族地区外甥女出嫁时送给舅父的牛之称谓。在景颇族地区母系家庭虽早已被父系家庭代替,但反映母权制残余的舅父权却长久保留下来,外甥女出嫁时必须向舅父送去1头牛,若有

  • 南诏云南王

    唐时南诏第四世王皮逻阁,于开元十八至二十五年(730—737)相继统一六诏,自称云南王。二十六年(738),唐皇又遣使册封其为云南王。见“皮逻阁”(671页)。

  • 辽西鲜卑

    ①汉代时游牧于辽西一带鲜卑人的称呼。因驻牧其地,故名,与汉时战时和。东汉安帝元初四年(117),其首领连休曾率众烧塞门,寇百姓。永宁元年(120),其大人乌伦、其至鞬率众降汉,奉贡献,分别被封为率众王

  • 金太祖

    见“阿骨打”(1212页)。

  • 长寿王

    高句骊国第20世王巨连(《魏书》称“琏”)的谥号。巨琏于晋安帝义熙九年(413,一作八年)继位,即位后第15年(427),将高句丽王都由今中国吉林省集安县迁至今朝鲜平壤市。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五年(491

  • 车苏濮

    部分彝族的自称。原为地名,后演变为支系名。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元江、新平、双柏、峨山等县,详见“彝族”(2594页)。

  • 阿万

    明万历年间布依族苗族起义首领之一。参见“阿伦”(1192页)。

  • 汪芒氏

    远古部族名。亦作汪罔氏。传说该部原居于今浙江北部,其君主防风氏奉命守封嵎山(封山、嵎山之合称,在今浙江德清县西南),夏禹大会诸侯于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东南),防风氏违令后至,被杀示众。周代,北迁为※长

  • 夺吉汪结

    清代后藏地方官员。藏族。为人干练,办事可靠。光绪十四年(1888),为东科尔,帮仔本公所书算。十七年(1891),为七品扎称营官。二十年(1894),升六品森宗营官。二十三年(1897),调补六品岭噶

  • 闾毗

    北魏大臣和外戚。柔然人。郁久闾氏。※大檀可汗亲属。北魏太武帝拓跋焘(423—452年在位)时,携弟纥、染及妹等自柔然投北魏,改姓闾氏。妹入选东宫,生文成帝拓跋濬,称恭皇后。太安二年(456),授平北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