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胞族

胞族

原始社会介于氏族和部落之间的社会组织。通常由一个母氏族分裂的几个女儿氏族结合而成,或为二个以上有共同利益的氏族之联合。同一胞族各氏族互称兄弟(或姐妹)氏族,同一部落不同胞族的氏族互称从兄弟(或从姐妹)氏族。政治上共同御敌,为受害者进行血族复仇,经济上互相帮助,遵守氏族外婚制原则。胞族成员有共同规范、神祗、宗教仪式和节日。由胞族酋长、祭司负责执行所担负的宗教和部分军事、社会职能。如定期召开氏族长议事会;部落举行节日、宗教、竞赛活动时,以一个单位的身份参加;出席氏族长、部落长的就职仪式;调解胞族之间的纠纷及胞族内各氏族之间的争执;参加或举办部落内部、胞族内部、兄弟胞族的丧葬活动。部落之间发生战争时,氏族为胞族内的一作战单元,胞族为部落内的一个作战单位。古代黄帝集团曾有12个胞族。少皞集团所属24个氏族,则分别结合成“五鸟”、“五鸠”、“五雉”、“九扈”4个胞族。基诺族出现过母系胞族组织,由母系氏族分裂之女儿氏族组成。怒族的“斗霍”、“达霍”,则是两个互相通婚的胞族。20世纪中叶,台湾布侬人称自己的胞族为“联族”。独龙族同胞族的各氏族,即互称兄弟氏族,并承认出自一个共同的父系祖先。

猜你喜欢

  • 刘平伏

    西魏起义首领。又作刘平。族属稽胡(又称步落稽、山胡)。原为稽胡帅,后附西魏,官夏州(治今陕西靖边县东北白城子)刺史。大统七年(541)三月,举兵反魏,据上郡(治今陕西韩城县南)。不久,为大都督于谨所败

  • 吹云

    藏语音译。云南中甸地区藏族政教合一行政机构。下分设政、教两套统治系统:一由归化寺扎仓8个康参,分管8个地区的喇嘛,下设密参,按村落管理下属喇嘛,密参还派代表参加农牧区基层政权组织“书卡”(即伙头,老农

  • 兀颜

    金代女真族姓氏之一。亦作乌延。来源于部名。居蝉春水(今吉林延边境嗄呀河)、阿不塞水(在今张广才岭附近)、星显水(今延边境布尔哈通河)、速平路(治前苏联滨海边区塔乌河流域)、曷懒路(治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

  • 将军

    古代官爵。清代沿袭之。分四种:①奉差挂帅出征的命官。顺治十二年(1655),铸大将军、将军印。皆分别于其前加铸表示方位、作用等差别的字号,如镇海、扬威、奉命、征东、征南、征西、征北、镇东、靖南、安东、

  • 必约

    参见“毕约”(755页)。

  • 李越

    ?—338十六国时期成汉宗室、大臣。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县东南)巴人。成汉君主※李雄庶子。初为车骑将军,屯江阳(今四川泸州市)。成汉玉衡二十四年(334),父卒,对从兄弟李班即位,心怀不满,乘奔丧之机

  • 满洲实录

    书名。清初官修编年体史书。8卷,插图80余幅。用满、蒙、汉3种文字书写。一说成书于后金天聪九年(1635)。内容与《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大致相同,流传的汉文本与《皇清开国方略》基本一致,说明乾隆年间改写

  • 哀册

    悼念皇帝或皇后的哀辞石刻。亦称“哀册文”。随死者埋入陵墓中。正方形,长、宽各约125厘米、厚约30厘米左右的两块石刻,重叠一起,称一合。上面一块称册盖,类似于书的封面,多呈盝顶形,台面中央刻写哀册题名

  • 俄罗斯佐领

    清初投附清军的俄罗斯兵。来源主要有二:一是自愿附清俄人;一是在雅克萨战役中被俘的俄军。总数约近百人。被编入满洲镶黄旗第4参领第17佐领,被置于东直门内胡家圈胡同,大都享有优厚物质待遇,分获四品至七品官

  • 上都留守司兼本路都总管府

    元代地方官署名。隶中书省。设治所于开平县(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世祖中统元年(1260)置开平府。四年,改上都路总管府。至元十八年(1281,一作十九年),并为上都留守司兼本路都总管府。秩正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