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西夏文

西夏文

也称蕃字、蕃文、蕃书。记录西夏党项族语言的文字。西夏正式立国前大臣野利仁荣奉西夏主元昊命创制。大庆元年(1036)颁行,教国人纪事。共6千余字。笔画、结构多仿汉字。形体方整,类八分书。笔画繁复,用点、横、竖、撇、拐、拐钩等组字。楷书多用于书写、雕版,篆书散见于金石,行草常用于手写。绝大多数为会意合成字和音意合成字。类似汉字的会意字和形声字,象形字和指事字极少。当时应用范围很广。曾用以撰写法律、文学、历史、医学著述,《天盛改旧新定律令》全书20卷,以国家法律形式全面规范了西夏社会生活。翻译汉文典籍《论语》、《孟子》、《孝经》、《孙子兵法三注》、《三略》、《六韬》、《类林》、《贞观政要》。字典有《文海》、《音同》、《番汉合时掌中珠》、《纂要》等。还用于文书、碑刻、官印、铜牌、钱币。翻译了3千余卷佛经,形成番大藏经。元代仍使用,称河西字。大量刻印佛经,并有活字印本。为元末居庸关六体文字石刻中的一种。明初尚印过西夏文经卷。今保定亦有明中叶西夏文经幢。后世渐废。1909年在黑水城遗址(今属内蒙古额济纳旗)出土大批西夏文文献,现藏俄罗斯圣彼得堡东方学研究所。北京、甘肃、宁夏、内蒙古以及英国、法国、瑞典、日本都藏有西夏文文献。

猜你喜欢

  • 邯郸

    故匈奴王。汉景帝中元三年(前147),偕※于军等率众归附汉朝,受隆重礼遇,被封为翕侯。武帝元光四年(前131),以坐不请谒太后于长信宫黜侯爵。

  • 罗施鬼国

    见“罗殿国”(1418页)。

  • 金熙宗

    见“完颜亶”(1147页)。

  • 金人常服

    金代女真人平时所着服饰。有带、巾、盘领衣和乌皮靴四类。其束带曰吐鹘。巾以皂罗若纱为之,上结方顶,折垂于后。顶之下际两角各缀方罗径2寸许,下附带长六七寸。当横额之上,或为一缩�ᙙ

  • 拓跋云

    447—481北魏宗室。亦称直懃伐伏玄。鲜卑拓跋氏。太武帝※拓跋焘孙,景穆帝拓跋晃子。和平五年(464),封任城王,拜使持节、侍中、征东大将军、和龙镇都大将。献文帝拓跋弘即位后,入朝。后拜都督中外诸军

  • 古格天主教堂

    位于西藏阿里古格王国首府扎布让,紧靠王宫,是西藏最早的天主教堂。1624年,葡萄牙耶稣会传教士安夺德神父等进入西藏后,阿里古格王奉行支持天主教,反对藏传佛教的政策,出资修建此教堂。为修此教堂,古格王下

  • 宜州

    古地名。唐置羁縻州,五代十国至宋因之。唐属邕州都督府,宋属广南西路经略安抚司。统龙水等县及诸羁縻州、县、峒10余所。治所在龙水县(今广西宜山)。向为壮族及其先民聚居区。

  • 友帖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猷特哩卫。永乐六年(1408),与兀鲁罕河等八卫同时设立,卫治在前苏联马奇托瓦亚河(由忒河)入黑龙江处。

  • 盘口长颈瓶

    考古出土具有代表性的契丹器物。陶质。生活用品。因其颈长,敞口如盘状,故名。整体细长,广肩,鼓腹。为运水器物。内蒙古克什克腾旗热水二八地辽墓壁画绘有契丹妇人用此瓶背水的情景,背景是毡庐和毡车,是一幅典型

  • 兀鲁思

    ①元明时期蒙古的大领地。蒙古语音译。亦作兀鲁昔、兀鲁孙等。原意为“百姓”。随着蒙古部族、民族、国家的产生,也表示部族、民族联合体,并有了国家的含义。如蒙古部落联盟称为“蒙兀儿兀鲁思”。蒙古汗国建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