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尔布扎布
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赛音诺颜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亲王※德沁扎布长子。初为一等台吉。乾隆十七年(1752),赐公品级。二十年(1755),随军征准噶尔部达瓦齐,屯驻乌哈尔和硕,并收准噶尔降众。叙功晋封固山贝子。二十一年,以由军汛私归,留军营效力赎罪。二十二年,献马助军,赐双眼孔雀翎。二十七年(1762),袭札萨克和硕亲王,授副盟长,命乾清门行走,赐三眼孔雀翎。三十一年(1766),授所部副将军,袭赛音诺颜号,五十一年(1786),以病罢职。
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赛音诺颜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亲王※德沁扎布长子。初为一等台吉。乾隆十七年(1752),赐公品级。二十年(1755),随军征准噶尔部达瓦齐,屯驻乌哈尔和硕,并收准噶尔降众。叙功晋封固山贝子。二十一年,以由军汛私归,留军营效力赎罪。二十二年,献马助军,赐双眼孔雀翎。二十七年(1762),袭札萨克和硕亲王,授副盟长,命乾清门行走,赐三眼孔雀翎。三十一年(1766),授所部副将军,袭赛音诺颜号,五十一年(1786),以病罢职。
书名。清章嘉·若贝多杰(藏族)撰。编年体。记述清代藏史著名人物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自康熙四十六年(1707)至乾隆二十二年(1757)的政教活动。内容主要有:清朝废黜六世达赖仓央嘉措至七世达赖圆寂间西
官名。清代在川、滇、黔、湘、鄂、甘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所置,世袭武职小土官,以当地头目为之,五种土弁之一。秩正七品。负责管理本辖区内各种事项。其革除、贬擢隶兵部。
朝代名。南北朝时期北朝之一。皇室为鲜卑拓跋氏(元氏)。北魏末年,权臣大丞相高欢擅政。永熙三年(534),孝武帝※元修为高欢所迫,西逃关中(今陕西中南部)依宇文泰。次年,泰杀之,立※元宝炬为帝(文皇帝)
见“库页岛”(1109页)。
见“庞特勤”(1498页)。
瑶语音译,意为“平地瑶”。部分瑶族自称。分布于广西恭城、富川和湖南江华等地。居地较为平坦,又因长期与汉族多有交往或杂处,故在瑶族中生产力水平较高,大多说汉话。
契丹语,为一地方单位※石烈(相当于“县”,或“乡”)的名称。契丹开国初,创※宫卫制(斡鲁朵),诸宫卫与部族下置石烈。辖懒为六院部下之一石烈。据《辽史·太祖纪》称,※耶律阿保机为“迭剌部霞濑益石烈”人,
明清时壮族男青年赠给情人的信物。流行于广西南丹及浔州府等地。在一条普通的扁担上,契刻着花鸟和用“方块壮字”写的“壮歌”歌词,然后涂上颜色,显得格外醒目而美观,故称。为男青年所制,赶歌圩时,随身携带,遇
书名。内蒙古地方志之一。陈履才著。乾隆七年(1742)著。手抄本2册。内分6卷:1卷河套建署沿革考;2卷河套建署郡县沿革考;3卷河套边城堡、城口关塞、山川;4卷古迹、物产、边防、边市盐法;5卷、6卷艺
见“乞塔河卫”(1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