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贵由

贵由

1206—1248

蒙古国第三代大汗。又译古与、古余克。乞颜·孛儿只斤氏。太宗※窝阔台长子。太宗五年(1233),从宗王按赤带征辽东,擒东夏国主蒲鲜万奴。七年,与宗王拔都等西征,史称“长子出征”,攻取钦察、阿速诸部及斡罗思诸国。十一年,破阿速都城蔑怯思。次年,以父病,奉诏先行东还蒙古。初承袭父原有封地,以叶密立(今新疆额敏县)为中心,领有今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八年(1236),赐大名68593户为食邑。母乃马真后脱列哥那称制五年(1246),即汗位于汪吉宿灭秃里。即位初,追查其叔祖铁木哥斡赤斤称兵谋夺汗位事,以铁木哥先卒,杀其旧日主谋官属数人。“朝政犹出於六皇后(脱列哥那)”。(《元史》卷2)是年,母死,始主政,纠原有弊政,杀母后宠信之西域商人奥都刺合蛮,起用牙老瓦赤掌中原财赋,复以镇海为中书右丞相,派察罕进攻江淮,命野里知吉带西征。素与钦察汗拔都不睦,定宗二年秋,以养病为由,领兵西行,欲图拔都。翌年三月,至横相乙儿(今乌伦古河上游)病卒。在位期间,因黄金家族内部争权矛盾,军事活动进展不大,太祖、太宗朝所行之政趋衰。元世祖至元三年(1266),追谥简平皇帝。庙号定宗。

猜你喜欢

  • 京师绰罗斯

    蒙古部落分支名。一称京师额鲁特。清代住居北京额鲁特人专称。准噶尔部台吉达瓦齐属裔。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征伊犁,达瓦齐惧,率众遁格登山,为喀喇巴鲁阿玉锡等袭败。复走乌什,为乌什伯克霍集斯诱执,献

  • 和解部

    唐代室韦诸部之一。旧说即《隋书》中的※南室韦。《新唐书》等称其在※塞曷支部东,具体所在无定论,有笼统说其分布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东部诸旗,或具体指其在今绰尔河北、雅鲁河南、嫩江以西地,一说在大兴

  • 番部僧正

    僧官名。明清对于藏族地区州一级,封授一些管理僧众统领土民的僧人头目为僧正,给予印信,敕书,依例朝贡承袭。清代有圆成寺僧正,闫家寺僧正等,隶僧录司。

  • 改土归流

    明清两代在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废除土官土司实行流官统治的一种政治措施。土司是元代以来封建王朝在部分民族地区对其土著首领授与世袭官职,使其仍按传统旧俗管理原辖区及百姓,通过他们对民族地区实行间接统治的特殊地

  • 天盛元宝

    西夏汉文钱币名。铸于夏仁宗天盛年间(1149—1169)。有铜、铁两种。传世铜质钱轮廓规正,文字精美。有背西钱。

  • 临屯郡

    古地方政区名。汉武帝亡卫氏朝鲜国后,分其地置4郡,其为4郡之一,置于元封三年(公元前108)。领15县,治东暆县(故址或说在今朝鲜元山附近,一说在江原南道江陵),辖境基本为东筸族故地,约南至今江陵以南

  • 耶律忒末

    ?—1226金末投蒙将领。契丹族。为辽都统耶律丑哥子。金代为都统。成吉思汗九年(1214),见金势已去,与子天祐率3万众投蒙,入蒙后授帅府监军,领兵攻平棘、栾城、元氏、柏乡、赞皇、临城等地。十六年(1

  • 疏勒府

    清代新疆府名。光绪二十九年(1903)由直隶州改置。治所在今新疆喀什市。辖疏附、伽师2县。管领村庄20处、9驿站、43卡伦、汉屯8处及布鲁特(今柯尔克孜族)牧地。隶喀什噶尔道。1913年改为县。居民1

  • 阿贤设

    见“讷都六设”(921页)。

  • 定结

    地名。又称丁吉、丁吉牙、坦克伊宗。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属日喀则地区。原西藏地方政府设定结宗。1960年与康巴宗、金龙溪合并,改定结县。县政府驻江嘎。为农业区,手工业有地毯编织。乾隆(1736—1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