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走敖特尔

走敖特尔

蒙古族放牧的方式之一。是蒙汉合璧词,意为“移场放牧”,俗称“走场”。蒙古牧民由常年固定的牧场转移到其他牧场放牧,称“走敖特尔”。而固定牧场之间的移动不称走敖特尔。多在春、夏、秋三季进行,走场的主要原因是干旱水草不足;或因夏场牧草不佳;或为保护牧场,使冬春间牧畜能有足够的草吃;如遇风雪严寒,牲畜乏食或畜疫,冬季亦走场。主要目的是为牲畜抓膘。通常到尚无人占用的牧场上去放牧,而且事先选定牧场,不盲目走场。届时,以车装载蒙古包及生活用具,驱赶牲畜赴新牧场。若数户在同一牧场走敖特尔相遇,为着共同使用的牧场,采取合牧的形式,彼此轮流放牧;如各自单独放牧,一般遵守约定俗成的惯例,互相关照。走敖特尔实际上是为牲畜扩大牧场的一种措施,也是牧民极为辛苦的游牧方式。

猜你喜欢

  • 后唐庄宗

    见“李存勖”(1030页)。

  • 岷州卫

    明代西北卫所名。洪武十一年(1378)七月,朝廷命西平侯沐英率陕西属卫军士城岷州,置岷州卫镇其地。治所在今甘肃岷县。属陕西都司。十五年(1382)四月,改※岷州军民指挥使司。

  • 满泾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穆勤卫。永乐十年(1412)八月,与只儿蛮等10卫同时设立。十月,在其地建站。在前苏联境内阿姆贡河口北岸莽阿臣噶山附近。

  • 月儿斤

    即“主儿勤”(620页)。

  • 青羌

    宋代黎州境内羌人一支,参见“弥羌部落”(1541页)。

  • 热河行宫

    见“避暑山庄”(2566页)。

  • 宣抚司经历

    官名。元代设置,为宣抚使下属。职掌衙门案牍和管辖吏员,处理官府日常事务。明代授任土官,秩从八品。参见“宣抚使”(1746页)。

  • 秦长城遗址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原秦、赵、燕长城的基础上修筑。构筑愿因地而异,山上用石垒,平地用土夯。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小佘太地区,还保存着用石头垒的秦长城遗迹。赤峰以北的长城或石砌或土筑痕迹非常清楚。在奈曼旗、

  • 只克

    ?—1516罕东部首领。都指挥使※班麻思结孙。明成化(1465—1487)中,所部滋盛。以吐鲁番侵据哈密,恐为所逼,欲自立一卫,奏请如罕东、赤斤例,立卫赐印,明廷允之,于沙州故城置罕东左卫,令其为都指

  • 羯猎颠

    唐时龟兹王白诃黎布失毕之将。贞观二十二年(648),率军5万御阿史那社尔所率之唐军,败退拨换城(今新疆阿克苏县),守城月余,城破与白诃黎布失毕同时被俘,执送长安获赦,仍佐龟兹王归国执政。后降西突厥阿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