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赶年

赶年

土家族民间节日。亦称过赶年。流行于鄂西、湘西、黔东北及川东南等土家族地区。每逢农历除夕前一天(腊月二十九日,小月二十八日),举行盛大节庆活动。相传古时土家村寨遭敌人进攻,时值春节前夕,遂提前一天匆忙过年,次日反攻敌营,获胜而归,又行节日娱乐活动,后世遂形成过两次年的风俗。又传,明代倭寇犯边,朝廷征调土家族子弟出征,恰逢除夕前一日,遂提前过年,后沿其例。节日中在野外阖家野炊,食※甑子饭与※合锅菜,以示纪念。又在神龛、大门、堂屋、柱子等上面插上腊梅与松柏枝条,表示在野外过年之意。节期中举行※摆手祭典、祭祀土王、天王、※赶仗、走亲串戚、集市贸易及开展各种娱乐活动。行期15天,至正月十五日结束。

猜你喜欢

  • 纳木义语

    又称纳木兹语,四川部分地区自称纳木义的藏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主要分布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冕宁、木里、西昌、盐源以及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九龙等县。使用人口约5千左右。纳木义语有方言差别

  • 荫免田

    亦称目田、职田、薪俸田。古时无印记的壮族土官、土目,如权州、监州、同发遣、权发遣等所分得的田地。免税赋徭役,征调治下的土民替其无偿耕作,产品全属土官所有。

  • 塔不也

    ①见“耶律塔不也”(1328页)。②见“耶律挞不也”(1326页)。 ③见“移刺塔不也”(2069页)。 ④见“答不也”(2238页)。

  • 牛马群子

    见“扫稳脱朵”(754页)。

  • 跑火把

    东乡族民间传统岁时娱乐活动。流行于甘肃省东乡族地区。农历正月十五日晚举行。届时,村寨的青少年高擎麦草扎成的火把,排成一字形长龙,跑出山庄,跑遍山头、地垅,象一条火龙旋舞飞腾,老年人及妇女则站在村头观看

  • 慕家族

    党项部族名。地在环州(今甘肃环县)境。本不受宋朝约束,且常纵火与杀掠宋朝边地居民,又与西夏梁乙埋勾结谋侵宋环州。宋知环州张守约遣兵剿之,擒其首领迎逋及部下36人,余200人逃奔西夏。宋元丰四年(108

  • 越人歌

    春秋时榜世越人船夫唱的一首歌。楚国令尹鄂君哲在泛舟时听到越人船夫拥楫而歌,韵律优美,情感动人,因楚越语言不通,把歌词用汉语记音的方法记录下来,并请人翻译为汉语。后世广为流传。是研究越族语言的珍贵资料。

  • 郭尔罗斯部

    蒙古部名。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哈撒儿)十六世孙乌巴什始称所部为郭尔罗斯。原与科尔沁部同牧,自是分出。其孙布木巴于后金天命九年(1624)随科尔沁台吉奥巴归附后金,屡从征明,御察哈尔部林丹汗侵扰。清

  • 达里得部

    见“斜离底”(2076页)。

  • 石抹狗狗

    ?—1289元朝将领。契丹族。石抹氏。少从军,以壮勇称。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从严忠范攻宋,围重庆。翌年,以蒙古军2千,败宋将昝万寿于成都。十六年(1279),升管军总管,授宣武将军,守遂宁。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