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车里军民宣慰使司

车里军民宣慰使司

傣族土司名。亦称西双版纳宣慰使司。“车里”又作“彻里”、“车厘”。唐、宋时先后属南诏大理政权银生节度管辖。十二世纪傣族首领叭真统一各部,以景洪为中心建立“勐泐”政权,称“景龙金殿国”。元至元间(1264—1294),置彻里路军民总管府。据《元史·步鲁合答传》载,至元二十九年(1292),元军平其地。具体建置年代史载各异,有贞元二年(1296)、大德(1297—1307)中诸说。明洪武十五年(1382),土酋刀坎归明,置车里军民总管府,以刀坎为土知府。十九年(1386),改车里军民宣慰使司,以刀坎为宣慰使。治所在今云南景洪。嘉靖十一年(1532),缅甸东吁王朝侵诸部,隆庆二年(1568),破车里,掳宣慰使刀糯勐。天启七年(1627),东吁王朝再侵,宣慰刀韫勐及部分族人入缅,车里残破,遂废,为元江那氏土司控制。辖境相当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据傣文《泐史》载:明隆庆四年(1570),宣慰使刀应勐将辖区划分为12个“版纳”,即西双版纳,每版纳均有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土司机构。版纳也是分配封建负担的单位。清顺治(1644—1661)末年,复置宣慰使司,治所在今景洪。雍正七年(1729),改土归流,清廷以“江内宜流不宜土,江外宜土不宜流”原则,将江内大版纳划归普洱管辖,江外六版纳仍归车里土司管辖。乾隆元年(1736),车里宣慰使司及所辖江外六版纳土司分隶于思茅厅与普洱县。1911年柯树勋率军进驻,在景洪设思普沿边行政总局,将西双版纳划分为11个行政区,后并为8个,但未废除土司制,仍是土流并存。1925年设车里等县,改行政总局为思普殖边总办公署。车里宣慰使司一直存在至新中国建立前。

猜你喜欢

  • 木叶山

    传说中契丹民族发源地。位于土河(今西辽河上游老哈河)和潢河(今西辽河上游西拉木伦河)之间。相传古时有神人乘白马,自马盂山浮土河而东,有天女驾青牛车由平地松林泛潢河而下,至木叶山、二水合流,相遇为配偶,

  • 巴山

    ?—1673清朝将领。哈达(今辽宁开原东)人。隶满洲镶黄旗。瓜尔佳氏。初任佐领,骁勇善战。天聪五年(1631),从太宗征明,围大凌河(今辽宁锦县)。六年,从征察哈尔部。八年,授骑都尉世职,任参领。崇德

  • 准噶尔

    蒙古旧部名,意为“左翼”,清代卫拉特蒙古四部之一。因首领以绰罗斯为姓,故又名“绰罗斯部”。一说其首领是元臣孛罕后裔,始祖为明代瓦剌太师※也先次子额斯墨特达尔罕诺颜。原游牧于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塔尔巴哈台以

  • 谟八里克沙

    见“木八剌沙”(258页)。

  • 契丹

    ①中国北方古民族名。源于东胡后裔鲜卑。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始见于《三国史记》(卷18),《魏书》始立《契丹传》。是后《北史》、《隋书》、新旧《唐书》、新旧《五代史》皆有专传。南北朝时,游牧于今两

  • 差康

    藏语音译,意“支差者住房”。旧时西藏※三大领主连同※差地一起分予※差巴居住的房屋。差巴对该房屋只有使用权。

  • 罗卜

    西域古地名。见《元史·世祖本纪》。同书又作罗不。至元十九年(1282)九月,世祖忽必烈批准在罗卜立驿。《马可波罗行纪》等书云其地为一大城。即今新疆若羌县。

  • 蒲察世杰

    金将领。本名阿撒,亦作阿散。曷苏馆(治今辽宁复县境)斡笃河人,徙居辽阳。女真族。姓蒲察氏。勇力绝伦。初在梁王完颜宗弼(即兀术)军中。后随完颜宗敏至东京(今辽宁辽阳)。熙宗皇统九年(1149),海陵王立

  • 安德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三等级封号之一,授驼纽金印。皇庆二年(1313),世祖第九子脱欢子不答失里受封。

  • 九斿白旗

    又作“九脚白旗”、“九游白旗”、“九斿大旗”、“九足白旄纛”。指有九条飘带的纯白大旗。古代蒙古人崇九尚白,以九为重,以白为吉,故此旗寓高贵吉祥之意。1206年,铁木真于斡难河(今鄂嫩河)源头召集贵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