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辉特

辉特

蒙古旧部名,清代卫拉特蒙古四部之一。其首领姓伊克明安。据《黄册》所载,为斡亦刺※忽都合别乞子※亦纳勒赤和※脱劣勒赤之后裔,活跃于蒙元政治舞台上,被斡亦剌王族直系掌握。明前期为卫拉特联盟成员之一。后一部分加入和硕特及土尔扈特,一部分附牧于杜尔伯特,活动在额尔齐斯河上游、科布多(今蒙古吉尔格朗图)北境。明末清初土尔扈特西迁后,移牧于塔尔巴哈台(今新疆塔城一带)附近雅尔,列为卫拉特四部之一。其第巴一支于清康熙年间徙移于青海,附和硕特部。雍正、乾隆年间,清廷在其聚居区编置佐领,设札萨克统之。雍正三年(1725),第巴子贡格从和硕特部分出,编为青海和硕特盟辉特旗。乾隆二十年(1755),达玛璘与罗卜藏率部内附,编为下前旗和下后旗,分别属杜尔伯特赛音济雅哈图左翼盟和右翼盟辉特旗、齐齐哈尔副都统统辖区额鲁特伊克明安旗等。

猜你喜欢

  • 脱木河卫

    明代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托漠河卫。永乐四年(1406)八月,与兀兰等4卫同时设立。治所在前苏联结雅河支流托姆河流域,旧说在苏子河支流托漠河地区。隆庆元年(1567)四月,海西脱木河等卫女真夷人

  • 塘波且万户

    元代乌思藏地方万户之一。又作塘万户、塘波且巴万户,《元史》有汤卜赤八(千户)。世祖至元元年(1264),置总制院(亦称释教总制院),命八思巴国师(后升号帝师)领院事,以管理全国佛教及吐蕃全境事务。二十

  • 呼揭单于

    汉代匈奴单于。原为匈奴呼揭王,屯驻西方。宣帝五凤元年(前57),与唯犁当户合谋,共谗右贤王欲自立为单于,唆屠耆单于杀右贤王父子。单于察知有冤,杀唯犁当户。恐殃及,遂叛,自立为呼揭单于,同屠耆单于分庭抗

  • 斯引乌埿

    晋代鲜卑斯引部首领。见“斯引”(2167页)。

  • 三木楼山

    汉代匈奴地区山名。又作沐楼山。位于居延海(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北600里处。原为北匈奴句林王驻牧地。东汉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为汉将耿秉所逼,北走。后稽留斯所部进驻,其首领因居该地,故称“三

  • 库登汗

    明代蒙古可汗卜赤、打来孙的称号。嘉靖十七年(1538),卜赤汗率察哈尔万户,并联合鄂尔多斯济农衮必里克、土默特领主俺答汗平息兀良哈万户的反叛,被尊称为“库登汗”。卜赤卒后,此号由其子打来孙继承。

  • 纳木扎勒车凌

    ?—1770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台吉。青海绰罗斯部卓哩克图和硕齐曾孙。乾隆四年(1739),袭父爵为札萨克辅国公。十五年(1750),自青海进藏谒七世达赖喇嘛,至喀喇乌苏(今西藏那曲),闻西藏郡王珠尔默

  • 赤雅

    书名。明末广西民族志。3卷。明邝露(1604—1650,字湛若,广东南海,今广州人,汉族)撰。明崇祯七年(1634),作者亡命广西,饱游广西壮乡瑶寨,走尽左、右江流域各县,为寻找鬼门关和铜柱,纵游于岑

  • 达克苏特亦

    旧时赫哲族萨满的一种。赫哲语音译,即从事送魂的萨满。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过去赫哲人死后,百日或周年、二周年、三周年时要举行※撂档子仪式,由其跳神将死者“灵魂”送至阴间。据传其来源是:开

  • 阿吾勒

    哈萨克等游牧民族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又译为阿乌尔、阿吾尔。指若干牧户组成的游牧群,后引申为“村庄”。既是氏族部落最基层组织,又是生产单位。与蒙古、柯尔克孜等族阿寅勒相似。一般由七八户至十几户牧民组成。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