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边坝

边坝

地名。又名宾巴,即达隆宗。在硕板多之南200余里,辖地自拉子起至鲁工拉大山根拉哩止。原属西藏所辖,委第巴2名管理。康熙五十八年(1719)清军进藏,其地喇嘛、第巴等人归附,承办粮差。清留驻官兵镇摄,并委热敖3名分治,承应军役。有西甲喇克大寺,由察木多第三呼图克图甲喇克任住持。宣统元年(1909),藏军曾于其地恩达地方阻截川军入藏,被川军击败。

猜你喜欢

  • 杨炳坤

    1886—1946近代文史家。字子厚。安徽定远人。回族。少年获府考第一名,为秀才。受维新影响,改习西学,就学于南京金陵书院(今南京大学前身)。辛亥革命时期,曾参加反清的淮上革命军,任军政府秘书,后参加

  • 色珠伦河卫

    见“撒只剌河卫”(2495页)。

  • 岭邦正

    1912—1977解放前四川大凉山土司。彝族。彝姓森子,名石哈,号国忠。岭镇荣次子。1926年,具文呈册嗣越嶲邛部长官司、西昌河东长官司、西昌河西土千总、呷洛暖带密土游击等职。辖境及于西昌、昭觉、冕宁

  • 把都帖木儿

    ?—1417明朝将领。亦译巴图特穆尔,汉名吴允诚。蒙古族。初为蒙古将,明初,居甘肃塞外,官至平章。明永乐三年(1405),受明将宋晟招抚,与另一蒙古将伦都儿灰(柴秉诚)率部众5000余人、马驼1800

  • 甲?

    见“克”(985页)。

  • 扈从东巡日录

    书名。清高土奇撰。2卷。康熙二十一年(1682)作者以少詹事的身份,随康熙帝玄烨第二次东巡,记述了从北京至吉林80日行程中的见闻及各地风俗,是研究东北边疆及满族风俗的重要史料。有《辽海丛书》、《小方壶

  • 土人

    ①土族史称。见于元末明初。“土”并非“土著”之意,而指一个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②土族他称。汉、回等族对土族的称谓。参见“土族”(63页)。

  • 阿骨打

    1068—1123大金国创建者。又名完颜旻,生女真完颜部人。金世祖劾里钵次子。幼年好弓矢,善射,深受父爱。稍长,能号令诸军。后因战获麻产有功,受辽命为详稳(诸官府监治长官)。辅佐肃宗、穆宗、康宗时,不

  • 乌鲁骨

    见“乌鲁古”(337页)。

  • 玛尔汉

    1634—1718清朝大臣。满洲正白旗人。兆佳氏。顺治十一年(1654)翻译举人,授工部七品笔帖式,累迁内阁侍读、刑部员外郎。康熙十三年(1674),署骁骑参领,随扬威将军阿密达讨王辅臣。十五年,随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