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达孜巴

达孜巴

?—1720

清代西藏地方政府官员。本名达孜夏仲拉加热布丹,清代文献称达克杂(咱)。西藏达孜宗人。藏族。属吉雪噶丹巴族系,故又名吉雪达孜台吉。因与第巴桑结嘉措近亲,遂与※拉藏汗不合。康熙五十六年(1717),准噶尔军侵扰西藏时,同甘丹池巴赴达木调解,未遂,其属下迎准噶尔军拉萨,杀拉藏汗。被准噶尔军委任为第悉,接管达赖喇嘛和拉藏汗之印章。任内,助准噶尔军毁宁玛教派寺院,杀拉藏汗旧臣,但保护了五世达赖喇嘛之灵塔。五十九年(1720),清军入藏进剿准噶尔军,其子于墨竹工卡处,助蒙藏联军,阻止清军前进。清军攻取墨竹工卡后,经将军噶尔弼劝训,归顺,同清军驱逐准噶尔。后被处死。

猜你喜欢

  • 完颜部

    见“王甲部”(206页)。

  • 撒拉语

    我国撒拉族使用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主要分布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在青海省其它地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也有少量分布,使用人口约8. 7万(1990年)。撒拉语的主要特点是:“在语音方面,有8

  • 蒙古青史

    蒙古编年史。原名《青史》,为别于桂·旬努贝的藏文《青史》,通称《蒙古青史》。作者佚名。推测写于清道光、咸丰年间(1821—1861)。原书不分章节,内容可分为三部分,一二部分叙述印度佛教和西藏诸王的世

  • 常峒之战

    建国初期广西思恩县(今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毛南族和壮族人民痛歼国民党残敌的战斗。194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广西省城桂林,驻守广西的国民党残部大多窜往山区,企图负隅顽抗。伪县长也率所部由县城逃往

  • 阿刺骨马

    西域名马。亦译称阿鲁骨马、阿尔古玛克马。因产于西域,故又称西马。明代土鲁番、哈密、亦力把里等地的游牧部落作为上等贡马和礼物进献明朝和东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等。俺答汗赠送第三世达赖喇嘛的礼品中亦有此马

  • 跑火把

    东乡族民间传统岁时娱乐活动。流行于甘肃省东乡族地区。农历正月十五日晚举行。届时,村寨的青少年高擎麦草扎成的火把,排成一字形长龙,跑出山庄,跑遍山头、地垅,象一条火龙旋舞飞腾,老年人及妇女则站在村头观看

  • 西南丝道

    古“蜀身毒道”,又称中国“南方丝绸之路”。由※灵关道、※五尺道、※永昌道组成。从四川至云南大理、保山、腾冲,经德宏地区的梁河、盈江,出缅北的孟拱至印度东北的英帕尔,过孟加拉,溯恒河出印度西北,经巴基斯

  • 黄可经

    清永淳十三屯壮族人民抗租首领。广西永淳县那决屯望阜村人。壮族。道光末年,永淳一带壮族地区地主对佃农肆意盘剥,民情激愤。咸丰元年(1851),与杨隆盛、陆锦钦等结盟拜会,竖旗聚众,倡议抗租,提出“一县土

  • 剖阿里

    辽金时东北部族名。又作帕忽、博和里、颇里、婆里、婆离。有人以为即“伯力”的同音异写。活动于今黑龙江东北一带。其中心一说在伯力(前苏联哈巴罗夫斯克);一说在今黑龙江富锦;一说在精奇里江(前苏联境内结雅河

  • 俺不罗

    明代乌思藏地名。在今西藏浪卡子境。洪武(1368—1398)初,明在其地置俺不罗卫,后升为俺不罗行都指挥使司。参见“俺不罗行都指挥使司”(188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