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遥辇氏

遥辇氏

唐代契丹氏族名。为继※大贺氏后契丹部落联盟核心氏族。因其族人长期担任部落联盟首领,故亦为这一时期契丹部落联盟的名称。唐玄宗时,契丹大贺氏部落联盟内讧,开元十八年(730),军事首领※可突于杀亲唐首领※邵固,另立遥辇氏部落首领※屈列为洼可汗,投附突厥。至是,大贺氏部落联盟时代结束,代之以遥辇氏部落联盟时代。这是契丹开国前第三个历史时期,也是最后一个部落联盟时代。这一时期从洼可汗始,中经※阻午可汗(名迪辇俎里,唐赐名李怀秀)、胡剌可汗(一说名李楷洛)、苏可汗、巴剌可汗、昭古可汗、※耶澜可汗(名屈戍)、※鲜质可汗(名习尔)、※痕德堇可汗(名钦德),共传9世,170多年。遥辇氏部落联盟初期,契丹拥有8部,即:※旦利皆、※乙室活、※实活、※纳尾、※频没、※纳会鸡、※集解、※奚蕃。阻午可汗时(735年被推举为汗),整顿为20部,可知有:※迭剌、※乙室、※品、※楮特、※乌隗、※突吕不、※涅刺、※突举、※右大部、※左大部,凡10,并前8部共18部,逸其2。时该氏族亦析之为3。开元十八年契丹投突厥后,即受唐兵征讨,二十三年(735),唐诱※过折杀洼可汗新立后,契丹重又附唐,唐封其为北平郡王,拜特进检校松漠都督府都督。时契丹与唐关系良好。天宝二年(743),遣刺史等80人赴唐。四年,阻午可汗受唐赐名,尚静乐公主,封崇顺王,继领松漠都督。后因受唐营州都督安禄山侵扰,一度附突厥、回鹘。唐文宗开成五年(840),复归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唐封云麾将军,赐“奉国契丹之印”。天四年(907),继痕德堇可汗之后,※耶律阿保机称帝,结束遥辇氏部落联盟时期。遥辇氏后渐与大贺氏、※世里等共为※“三耶律”。契丹开国后,以耶律为国姓,该氏族成员为皇族,地位尊贵,称“遥辇九帐”(遥辇九可汗后裔)。

猜你喜欢

  • 高睿

    1249—1314元朝大臣。河西唐兀氏。高智耀之子。至元(1264—1294)中,随父北使,父卒,授符宝郎。后授唐兀卫指挥副使,历任翰林待制、礼部侍郎。又先后任嘉兴路总管、江东道提刑按察使,于任内,擒

  • 蒙古抗日游击队

    中共绥远省委领导下的一支蒙古族抗日游击队。1939年秋,于内蒙古土默特旗在※绥蒙游击大队的基础上组建而成。李森任队长。1940年由高凤英接任。贾力更、徐秉智、彭光华、奇峻山先后任指导员。队伍不断扩大。

  • 珠轩

    清代内务府所设采供东珠等物的组织。清初于乌拉(今吉林市)创设打牲壮丁。顺治间(1644—1661)定,设打牲乌拉总管1员(正三品)、翼领2员(四品衔)以辖。十八年(1661),编牲丁为33珠轩,每珠轩

  • 后秦

    十六国时期南安赤亭烧当羌姚氏所建政权。※淝水之战后,氐族苻氏前秦政权日趋瓦解。建元二十年(384),原受前秦控制的羌人首领姚苌奔赴渭北,纠集西州豪族,叛苻坚,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万年秦王,建年号白雀,

  • 北面招讨使

    见“招讨使”(1375页)。

  • 和硕特银印

    古印信。已收存者有3颗。为乾隆四十年(1775)颁给的官印。形方,边宽10.6厘米,厚3.1厘米。背有小型虎纽,高6.5厘米。边镌有满汉文合璧“乾隆肆拾年九月口日”、“礼部造”、“乾字伍百肆拾伍号”、

  • 元善

    540—599隋朝文臣。又名善住。河南洛阳人。鲜卑元氏(拓跋氏)。北魏侍中元叉孙,秘书郎中元稚舒子。少随父至江南。好学,通涉五经,尤明左氏传。及侯景之乱,归于北周。受周武帝优待,为太子宫尹,赐爵江阳县

  • 茂北事变

    羌族人民反抗国民党地方当局的武装起义。1942年5月,四川省茂县北部羌族人民不堪官府的压迫剥削,揭竿而起。起义队伍迅速发展到千余人,歼灭国民党保安军一个连,后顺岷江南下,直抵四川省第十六行政专署驻地茂

  • 伊勒齐

    见“越里吉”(2190页)。

  • 斡鲁朵

    ①契丹、女真、蒙古对“宫”、“室”的通称。亦作兀儿都、斡耳朵、斡儿多、斡里朵等。“斡鲁”为词干,“朵”为表示复数的词尾。其最原始的意思为“坐垫”、“席子”,后引申为座位、位子、居民点等。至辽代以后,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