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司

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司

明代四川藏区土司名。洪武三十年(1397)置。治所在今四川康定。以其地酋长为宣慰使。其设置结束鱼通、宁远、长河西三地各自为部的历史。永乐十三年(1415),遣使入朝贡马及方物,并以“西番无他土产,惟以马易茶,近年禁约,生理实艰”为由,请求开市贸易。明廷许开边地市易。二十一年(1423),宣慰使喃哩等24人来朝贡马。正统二年(1437),喃哩卒,命其子加思八僧袭职。成化四年(1468),明廷重申诸番三年一贡例,惟该宣慰司地面仍比岁一贡。六年(1470),因西藏及西南少数民族“朝贡人数日增,岁造衣币,赏赉不敷”,明廷颁定其地二年或三年一贡之例,贡使不得超过百人。十七年(1481),因长河西僧人往往持伪印信番书,冒充乌思藏等地诸王及其他首领入朝领取封赐物,遂定“勘合”之制,由四川、陕西边臣“比号验收”,方可进入内地。其地为联结内地与乌思藏的桥梁,与明廷关系极为密切,故遣使入贡频繁,且人数众多。十九年(1483),其灌顶国师札思八坚灿遣僧人奴日领真等率1800人进贡,四川守臣劾其违例,只许500人进京。后规定每岁“与各寺寨轮贡,数止百人”。尔后,又定其地贡例,隆庆三年(1569)颁定500人全赏,遣8人赴京之制。其宣慰司官员由当地望族首领充任,依例袭替。

猜你喜欢

  • 池北偶谈

    书名。清王士祯撰。26卷。士祯(1634—1711)字子真,山东新城人,官至刑部尚书,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和诗坛领袖,有著作36种270卷。该书为笔记,分谈故4卷、谈献6卷、谈艺9卷、谈异7卷。内容丰富

  • 蒲剌都

    亦译“蒲剌睹”。女真语,《金史·国语解》谓“目赤而盲”之意。金代女真人多有以此命名者,如裴满蒲剌都、纳合蒲剌都、纥石烈蒲剌都、完颜蒲剌都、把蒲剌都等。

  • 西藏交涉略史

    书名。谢彬著。1卷9章。论述自清光绪二年(1876)英人马嘉里在云南被杀,英国迫清政府订立《烟台条约》附款《另议专条》(有关西藏的不平等条约)始,至民国八年(1919)中英关于藏案之交涉经过。包括清末

  • 那没罕

    见“那木罕”(929页)。

  • 却本堪布

    藏语音译,一作厥本堪布,意“供祀堪布”。旧时专管达赖、班禅等藏传佛教大活佛祭祀供品、宗教活动安排的僧官职称。

  • 谷茶

    云南德昂族制作的一种湿茶。亦作沽茶。制法:采新鲜茶叶放入竹筒内压紧密封,使之糖化后食用。饮时无须煎煮,从竹筒内取出即可放入口中咀嚼,茶叶酸苦,略带甜味,有清热解暑之功效,常用来招待宾客。

  • 塔里卡拉

    见“塔热克”(2158页)。

  • 父民六族

    吐蕃古代氏族名。始见敦煌文献及碑文,然无具体记述。唯《德乌教法史》有具体载述,系指吐蕃王族直属的6个父系氏族,即:威严的洛及尼雅、尊贵的库与努、严肃的索与波。约形成于唐代,为吐蕃由原始氏族社会向阶级社

  • 长岭县

    县名。在今吉林省西部。元为开元万户府地。明属福余卫。清为郭尔罗斯前旗地,称长岭子。光绪三十三年(1907)以原析置的农安县垦区扩大,复析该县农家、农齐、农国三区土地置此县,治长岭子。为清末实行放垦,割

  • 西双版纳

    傣语音译, “西双”意为十二,“版”即千,“纳”为田,直译“十二千田”。云南省地名。原名“勐仂”,位于云南省南部,是傣族主要聚居地。明隆庆四年(1570),傣族最大封建领主即车里宣慰使刀应勐将其辖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