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长白山

长白山

山名。辽、吉、黑三省东部和中朝边境东北部山地的总称。满语称“果尔敏商坚阿怜”,一作“果勒敏珊延阿林”。包括完达山、老爷岭、张广才岭、吉林哈达岭等。古称不咸山、盖马大山、从(徒)太山、太白山、白山等,所指范围与今略有差异,似只指其主干部分。辽金时始用今名。自古,此山附近居有众多少数民族,大体先秦以前,南、西、东为古朝鲜、貊等族分布区,北为肃慎族居地;汉至唐南为高句骊,东为沃组,西为夫余、鲜卑,北为挹娄、勿吉、靺鞨活动区域;中唐以后,几乎全属渤海国境;辽金元三朝,皆为女真人劳动、生息之所;明代,鸭绿江以东、图们江以南属朝鲜国,以西和以北为女真及后来的满族狩猎、采集、耕耘区。女真与满族统治者, 皆以长白山为“兴王之地”,金于大定十二年(1172),在山北建庙宇,尊长白山神为“兴国灵应王”,每岁春秋致祭;明昌四年(1193)复册封为“开天宏圣帝”。清于康熙十七年(1678),亦尊此山神,按时遣大臣前往祭祀。

猜你喜欢

  • 札忽惕

    ①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又译札惕、察惕、察哈、爪忽都。※札剌儿部分支之一。该部世为铁木真(成吉思汗)祖辈奴仆。后随从铁木真统一蒙古诸部,建立蒙古国,多立战功。成吉思汗属下“四杰之一”※木华黎国王、蒙哥汗

  • 南诏悼惠王

    见“凤伽异”(326页)。

  • 土府同知

    官名。辽代始设同知府事,金、元因之。明为知府的佐贰,分掌督粮、捕盗、治农、水利、屯田、民政、牧马等事。又在少数民族地区,任用当地土酋为府同知,秩正五品,管理所辖部众各种事务,守疆土,修职贡,纳租赋。并

  • 雪你惕

    蒙古尼伦诸部之一。又作苏尼特。与成吉思汗所出之孛儿只斤氏同宗,为成吉思汗六世祖海都幼子抄真斡儿帖该第四子雪你惕后裔组成。铁木真(成吉思汗)兴起时,该部亦鲁该、阿勒赤、搠尔马罕等追随铁木真参加统一蒙古各

  • 载振

    1876—1948清宗室。满洲镶蓝旗人。爱新觉罗氏,内阁总理大臣庆亲王奕劻长子。初封二等镇国将军。光绪二十八年(1902),以专使赴英参加英皇加冕典礼,并往法、比、美、日等国访问。三十一年(1905)

  • 葭芦

    古地名。又作茄芦。在今甘肃武都县东南白龙江东岸。南朝宋元嘉二十年(443),武都国君主杨文德为北魏军所逼,奔守此城。泰始二年(466),杨僧嗣亦在此称武都王。为仇池氐活动中心之一。

  • 高附

    西域古国名、城名。见《后汉书·西域传》。习俗似天竺(印度),善贸易,国富。曾附属天竺、罽宾、安息,后属大月氏贵霜王朝。《魏书·西域传》:阎浮竭国,都高附城。《新唐书·西域传》作迦布罗,为大城。《元史·

  • 松山

    元朝宗王。蒙古孛儿只斤氏。※忽必烈曾孙,晋王※甘麻剌子。至元三十年(1293),出镇云南,赐梁王印。元贞二年(1296),遣位下怯薛军(护卫军)镇压元江起事者。大德五年(1301),遣云南行省平章幢兀

  • 铁工院

    西夏官署名。掌国家铁器制作和匠人。作坊管理事务。夏仁宗时期已有设置。仁宗天盛时期(1149—1169)制订的《天盛改旧新定律令》列入国家机构等级的第五品,属末等司。

  • 建福

    北辽宣宗孝章皇帝耶律淳年号。1122年,凡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