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青稞

青稞

即“稞大麦”,藏语称“乃”。青藏高原等无霜期短的高寒山区的藏族等少数民族和少数汉族农民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之一。有抗寒、耐瘠、耐旱、抗逆性强等优点,千粒重30克左右,较小麦颗粒大,有紫、白、黑、黄等色颗粒及有芒、无芒等数十个品种。一般在春季播种,也有在越冬前播种的。生长期60—150天不等,以150天左右成熟的居多。以青稞炒熟磨成的糌粑是藏族的主食,以青稞酿制的藏酒是藏族喜爱的饮料。解放后,品种选育与栽培技术已取得显著成绩,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提高。

猜你喜欢

  • 凤全事件

    巴塘地方残害驻藏帮办大臣凤全事件。英军侵入西藏,清政府为防其侵扰川边,遂筹开垦实边,练兵,以资抵御。光绪三十年(1904),令驻藏帮办大臣凤全由拉萨移驻察木多,经理川边。巴塘正、副土司及丁林寺喇嘛等所

  • 拂涅部

    靺鞨(勿吉)著名7部之一,后为黑水靺鞨16部中的一部。亦称“大拂涅”。《隋书》称其“在伯咄东”,居今牡丹江下游以东密山一带(旧说在今黑龙江宁安县为中心的牡丹江流域;今有人说在今哈尔滨市南的拉林河地区,

  • 拉锡

    ?—1733清朝大臣。蒙古正白旗人。图伯特氏。康熙三十年(1691),由亲军授蓝翎侍卫。四十二年(1703),任二等侍卫。四十三年,察探黄河河源,视察河流经流诸处,将目击绘图进呈。四十九年(1710)

  • 禾竿

    朝鲜族民间传统岁时习俗。亦称“禾积”。流行于延边等地区。现在,此俗已消失。据朝鲜李朝洪锡谟《东国岁时记》上元条记载:“乡里人家以上元前日束藁如纛状,包禾黍稷粟之穗,又悬木棉花冒于长竿之首,建屋旁,张索

  • 伊丽河

    见“伊列河”(804页)。

  • 忽本

    见“卒本夫余”(1497页)。

  • 洛桑坚样嘉措

    1768—1816清代青海地区藏传佛教活佛。乾隆三十一年(1766),洛桑丹悲坚赞圆寂后,被选为转世灵童,即塔尔寺阿嘉呼图克图三世。出生于青海郭密氏族的贺尔加庄。幼年在塔尔寺学经,后赴西藏色拉寺拜师学

  • 完颜济安

    1142—1143金朝太子。熙宗长子。女真族。完颜氏。母为悼平皇后裴满氏。熙宗皇统二年(1142)三月,册为皇太子。金朝立太子之制,自此始。十二月病死。葬兴陵之侧。谥英悼太子。

  • 著帐局

    契丹王朝组织※著帐户服各类杂役的机构。据《辽史·百官志》,有笔砚局、牌印局、䄄褥局、灯烛局、床幔局、殿幄局、车舆局、御盏局、本班局。各局分置“郎君”统理,属北面著帐官中之祗候郎君班详稳司

  • 广武将军口产碑

    古碑铭。因碑额作“立界山石祠”,又称立界山石祠碑。前秦建元四年(368)立,存陕西白水纵目镇。原收入《金石萃编》,清代以来多有人研究。1963年马长寿对碑文所记的官名、族名、姓氏等进行考证,对冯翊、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