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额敏

额敏

?—1739

清代新疆哈密王公。维吾尔族。※额贝都拉达尔汉伯克孙,哈密扎萨克一等达尔汉※郭帕伯克长子。生于肃州。及长,归籍。康熙五十年(1711)父死,受命袭爵。次年,进京朝觐。五十四年(1715),会同清军驻防兵击退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对哈密的侵扰。后率属众屯田于塔勒纳沁,输青稞助军。雍正五年(1727),叙功封镇国公。寻再进京朝觐,晋固山贝子。八年(1730),川陕总督岳钟琪以其勤屯务,奏请奖赐银币。十年(1732),以噶尔丹策零遣车凌纳木札勒统兵扰塔勒纳沁,设伏堵御,并遣将告岳钟琪逐之。乾隆元年(1736),奏自军兴起,岁纳粮27500石,受奖赉。卒,子玉素布嗣。

猜你喜欢

  • 离耳

    见“儋耳”(2516页)。

  • 乙瓌

    北魏将领。亦作乙弗莫瓌。代郡人。鲜卑乙弗氏(后改乙氏)。其先人世统部落,为吐谷浑支族乙弗部渠帅。太武帝(423—452年在位)时,奉父乙匹知命入贡。被帝留于平城。善骑射,能手格猛兽。尚太武帝女上谷公主

  • 奥纯部

    辽、金时女真诸部族之一。亦作奥屯。分布于统门水(今图们江)和浑蠢水(今珲春河)两河流域。曾受乌伦部留可、诈都诱,举兵反完颜部,被世祖劾里钵(1074—1092年在位)降附,统一于女真族中。以部为姓氏。

  • 见“琫”(2146页)。

  • 巴尔楚克

    清代新疆地名。 ①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乾隆二十三年(1785),设巴尔楚克军台,位于今新疆巴楚县东南比力克勒克里,又作巴勒克勒克。此三地名为同名异译。 ②见《清朝续文献通考》。道光十二年(183

  • 文都寺

    藏传佛教寺院。亦称边都寺。在青海循化县。据传此寺建于元代以前,初为一小经堂。元初,萨迦人阿什旦率族迁循化,其后人成为该寺支持者。明建文四年(1402),由宗喀巴弟子喜饶坚赞建成,属格鲁派。后将该寺献于

  • 子犯

    见“狐偃”(1481页)。

  • 金齿百夷8使者朝见元世祖

    蒙古蒙哥汗三年(1253),忽必烈军平大理,次年,在德宏地区建立金齿安抚司。八年(1258),金齿百夷诸酋派使者8人北上朝见忽必烈。跋涉万里,行期两年余,于中统二年(1261)四月十四日在上都(今内蒙

  • 喀喇乌苏之战

    清军与准噶尔军的一次战役。康熙五十六年(1717),策妄阿拉布坦为夺取西藏,遣大策凌敦多布领兵6千,突入拉萨,杀拉藏汗。清廷闻讯,令侍卫色楞偕青海蒙古兵往征。翌年夏,复令西安将军额伦特统兵2千增援。七

  • 白唐阿

    即“拜唐阿”(16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