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香日德寺

香日德寺

藏传佛教寺院。亦称“班禅香日德寺”、“班禅行辕”。在青海都兰县香日德镇近郊。清代前期,香日德地区之香加蒙古族,为班禅属民,该地为班禅商上堪布住牧地。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初建。分2处:一处为宗教活动处,藏语称“德钦颇章”;另一处为专门接待过往宗教上层之食宿站,藏语称“德钦拉让”。设有堪布、管家等僧职。20世纪初,“德钦拉让”被洪水冲毁后,九世班禅却吉尼玛派堪钦于原址附近另建大经堂、僧舍及斋房,原“德钦颇章”亦加以维修,易名“班禅驻西宁办事处香日德站”。历为西藏政教首领往来内地之主要驻锡地。1913年,十三世达赖土登嘉措由内地返藏,曾居此。1937年九世班禅却吉尼玛圆寂于玉树后,遗体“替身”一度移此供奉。十世班禅亦数次至此。此寺组织分为两个系统,宗教组织,设堪布,代表班禅总理全寺,下设僧官、引经师和管家等僧职,分管宗教事务、诵经和寺内财产;行政组织,设科长、干事数人,均由班禅驻西宁办事处指派。

猜你喜欢

  • 贵州宣慰司

    贵州彝族土司。亦称“水西宣慰司”。明洪武初置,治今贵阳市城南。初属四川,永乐十一年(1413)改隶贵州。辖境约当今贵州省西北部,息烽、修文以西,普定以北,水城以东,大方以南,乌江上游鸭池河以西地区。史

  • 雅鲁

    见“稚鲁”(2368页)。

  • 热布卜

    参见“热扑甫”(1856页)。

  • 乙失活

    契丹早期部落名。一作失活。唐时内附,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唐置信州,隶营州都督,处契丹乙失活部。及李尽忠率众叛唐据营州后,于翌年迁于青州安置。未几,还,隶幽州都督府,寄治范阳县。

  • 白纛

    内蒙古锡林郭勒、鄂尔多斯、喀尔喀等地所供奉之祀神仪物。《蒙古秘史》、《蒙古源流》、《黄金史》都有“九斿白旗”的记载,据说是神矛。在金刚宝矛之下装着圆盘,圆盘上钻有8眼,每眼有白缨。四面四角共有8个陪纛

  • 临海风土记

    见“临海水土志”(1625页)。

  • 杨孟孙

    ?—511南北朝时期阴平国主。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氐人。※杨广香曾孙,※杨崇祖子。父卒后,自立为阴平王,遣使通好于南齐,又受魏益州刺史裴宣之招抚,遣子与魏通和。拥众数万,势颇盛。梁天监元年(502

  • 兀者吉烈迷万户府

    为“兀者野人吉烈迷等处诸军万户府”的简称(113页)。

  • 龙格萝

    京语音译,意为“大家的山林”。京族对村寨公有山林称谓。解放前京族地区的山林多为村寨公有,由“翁村”(村长)派专人看管,主要作修建“哈亭”(安设神位和祖先牌位的地方)之用,村民不得随意砍伐。

  • 古鲁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永乐十年(1412)八月,与只儿蛮等十卫同时设立。二十年(1422)十二月,古鲁等处女真首领只古你等36人来朝,重置。在前苏联境内黑龙江中游左侧支流库鲁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