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马湩

马湩

蒙古等游牧民族以马乳制作的一种传统饮料。蒙古语称“额速克”、突厥语称“忽迷思”,汉译“马湩”,俗称“马奶子”或“马奶酒”。起源于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据《史记·匈奴列传》载,汉代匈奴人已饮用湩。蒙古族尤普遍饮之。据《元朝秘史》,早在成吉思汗十世祖孛端察儿时代(约10世纪前半叶),已有之。其制法是:将马奶装入皮袋或其它容器内,不时以木棒搅拌,待其发酵变酸即成。制马湩的工夫全在于搅拌(又称“撞”、“挏”),有搅拌7—8日以上者。寻常色白而浊,味酸而膻,撞的时间越久,则色清味甜,并可以久存,多饮亦可醉人。这种精制马湩一般供贵族饮用,称“黑马乳”(“哈剌忽迷思”)。元朝宫廷中有※哈剌赤专掌其事,岁时以进。此种饮料有滋补强身、舒筋活血、补肾消食、健胃等功能,并逐渐形成马奶疗法。沿用至今,蒙古、哈萨克等族视之为圣洁的饮料,用以待客。少数地区甚至举办马奶节,以示庆祝。

猜你喜欢

  • 沈边长官司

    清代四川境内土司名。康熙五十一年置。治沈边故名。明代江西吉水县人余锡伯随军征战至四川雅州(今雅安市)一带,授土千户世袭土职。清顺治九年(1652),其后裔余期拔帅土民归附,更名余永忠。康熙五十一年(1

  • 陈奇兽

    元代蒙古宫廷饮宴娱乐习俗。据陶宗仪《辍耕录》等记载,元朝皇帝每年六月驾幸上都,择吉日举行“诈马宴”(亦作质孙宴或只孙宴),人马盛饰,观赏陈列奇兽。届时,扈从人员将各国、各地、各部进献的珍奇野兽置于万岁

  • 洪德天宝

    大成国农民革命政权发行的钱币。参见“大成国农民革命”(101页)。

  • 碉门鱼通黎雅长河西宁远等处宣抚司

    元代在四川羌族地区设置的土司名。元初仅置长河西(司治今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城关镇)、鱼通(司治今康定县东北麦笨乡)、宁远(司治今道孚县八美乡)3安抚司。至元二年(1265),移黎雅宣抚司于碉门(今天全

  • 挞鲁河

    见“他鲁河”(574页)。

  • 吉兰泰盐池

    内蒙古自治区著名盐湖。位于阿拉善旗境内,面积约75平方公里。因盐质洁白、味甘、产量高,甘肃、山西、内蒙西部多食用之。向为阿拉善旗重要经济来源。以其地势平坦,湖中不能多积水,取法极简便。每年三至五月,俟

  • 荆蛮

    古族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及楚国境内诸民族之泛称。又称蛮荆、楚蛮。分布在江淮流域的荆州(今湖北大部,湖南北部、西部,四川东部,贵州北部、东部,河南与陕西南部)。属古代九州之一。西周金文中,楚又名荆,故名。

  • 迪万

    阿拉伯语。又译为刁完,其义有二:一、国家中央行政机关或政府办公处;二、诗集或词汇。

  • 人头桩

    即“焦”(2250页)。

  • 格吉三族

    清代青海藏族部落分支名。为上格吉得马、中格吉班马、下格吉麦马的总称。玉树25族之三。住牧于杂曲及子曲河上游。东界拉休、囊谦,南界中坝,西北界玉树。有百户3员,百长1员。属民940户。皆帐居畜牧,信奉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