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马邻翼

马邻翼

1864—1938

近代教育家。字振吾,或振五。湖南邵阳人。回族。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壬寅科举人。被选送日本留学。就读于“弘文学院”,研究教育。三十一年(1905)加入“同盟会”,年底回国,立志兴办回、汉新式教育,首先在长沙创办“邵阳中学”。次年回乡,创办“清真偕进小学”,任首届董事长。三十四年(1908)调任北京教育部总务司。1912年,任甘肃省提学使,创设了“兰州回教劝学所”,先后创办清真小学百余所,师范学校10余所。1917年任甘肃省教育厅长。任职六年中,在全省开展回民新式教育,后因涉嫌蔡大愚“倒张事件”被免职。调任武威道尹和教育所长。到任后,体察民情,平反回民冤狱,创办“凉州清真学校”。1919年任河北省教育厅长,后因病,离职居京,举办“尊经社”,潜心研读《古兰经》,并被聘为王静斋汉译《古兰经》的翻译顾问,以练字写作为事。1931年以大部分田产,支助家乡邵阳县开办“偕进中学”,招收回汉贫苦学生入学,成为当时全国十所知名的回民学校之一。后相继创办邵阳“高妙峰师范”、“清真女学堂”、“马氏励学社”、“宝庆励学社”等,为发展湖南回汉民族教育作出贡献。曾支持王浩然阿訇,在北京创办“牛街清真两等小学堂。“中国回教俱进会”成立,被推举为第一任会长。1928年又与孙绳武、白崇禧等创办“清真中学”。1930年改名为“西北公学”,1934年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顾问。受聘为“成达师范学校”、中国大学、民国大学、国医学院、湖湘学校正副董事长。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京沦陷,伪维持会长江朝宗多次邀请其出任顾问,严辞拒绝,书写“苟全性命于乱世,坚持志节以终身”的对联,以明志。晚年悲愤于日寇轰炸其家乡,病卒。葬北京三里河回民公墓。擅书法和诗词,勤于著述,著有《学部奏咨辑要》、《读史观感录》、《新教育学》、《伊斯兰教概要》、《明窗日记》、《舆地形胜略》、《垫园日记》等。

猜你喜欢

  • 乌延蒲辖奴

    约1102—约1162金将领。速频路星显河(今吉林延边布尔哈图河)人,后改隶曷懒路。女真族。乌延氏。猛安忽撒浑子。袭父猛安谋克,拜宁远大将军。天德二年(1150),授陈州防御使。贞元元年(1153),

  • 王建

    北魏大臣。广宁(治今河北涿鹿)人。先世为乌丸王氏。祖姑为平文帝拓跋郁律皇后。少尚公主。登国(386—396)初,为外朝大人,与和跋等13人迭典庶事,参与计谋。曾出使后燕,辞色高亢,还为左大夫。以兄王迴

  • 嘉木样谢贝多吉

    1648—1721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转世活佛之一。又作嘉木祥协比多吉、旧译“笑金刚”。拉卜楞寺嘉木样一世活佛。藏族。甘南藏区桑雄山下甘加之查顶人。父名贝许贝朋杰。5岁在北京谒见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

  • 乌古新

    见“兀慎”(107页)。

  • 启台鄂拓克

    见“启台部”(1174页)。

  • 借作

    阿昌语音译,意为“好儿子”。旧时云南阿昌族地区对村社头人的称谓。原为农村公社时期村寨首领,由村社成员共同推举有办事能力和尽心尽力为村社成员服务的人担当,故名“好儿子”。主要职责是主持村社定期分配耕地,

  • 高阙塞遗址

    战国时期赵国要塞遗址。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西东北。战国赵武灵王时(前326—前299)筑。下有长城与山相连,至此中断,形成阙口,故名。阙口有城名高阙戍,置重兵防守塞道。汉元朔四年(前125),卫青将兵1

  • 元顺

    495—528北魏宗室。字子和。鲜卑元氏(拓跋氏)。任城王※元澄庶长子。少好学,从师乐安陈丰。淡于荣利,善诗赋,解鼓琴。宣武帝时,曾上《魏道颂》。初任给事中,历太常少卿。神龟二年(519),以父忧去职

  • 鲁明善

    元代农学家。名铁柱。畏兀儿人。出身于书香兼重臣家庭,大司徒※迦鲁纳答思子。以父名为氏。曾任靖州路(治今湖南靖县)、安丰路(治今安徽寿县)达鲁花赤。延祐元年(1314),改安丰肃政廉访使,兼劝农事。继承

  • 伊犁铁厂

    清代新疆工矿名。位于伊犁河南索果尔。乾隆(1736—1795)中叶建。工匠初多为维吾尔族人。后又以绿营兵丁20名协同开矿,以供制作屯田耕具。旋复于遣犯中,选派精壮200名,以150名挖铁,50名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