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鱼儿泊驿路

鱼儿泊驿路

驿路名。鱼儿泊即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达来诺尔。为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达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间的重要驿站之一。蒙古汗国时期从中原赴漠北的东路,都是出野狐岭,经抚州、昌州,越过昌州北的金界壕,向东北行至鱼儿泊,复折西北行至克鲁伦河上游,西转达和林。通称此条线路为鱼儿泊驿路。元定宗二年(1247),张德辉北行,就走的是这条驿路。

猜你喜欢

  • 斡本

    见“完颜宗干”(1155页)。

  • 白叠子

    即棉花。又作白叠、帛叠等。一年生草本非洲棉。公元2世纪时,西域已有种植。南北朝时,高昌等地普遍种植。人多以之为布并用于交易。

  • 使匈奴中郎将

    汉代官名。见“护匈奴中郎将”(1060页)。

  • 沐诚

    1457—1482明朝将领。书法家。字择善。安徽凤阳府定远县(今安徽定远县)人。回族。世居云南。幼诵《孝经》、《论语》诸书。既长,娴韬略、工咏吟、善草书。成化十年(1474),袭云南左卫佥事。十六年(

  • 南诏太宗

    见“盛逻皮”(2033页)。

  • 即“丘浮尤鞮单于”(593页)。

  • 童仓

    见“董山”(2184页)。

  • 魁龄

    ?—1878清朝大臣。满洲正红旗人,瓜尔佳氏。咸丰进士。同治元年(1862),官至镶黄旗蒙古副都统、左侍郎。任内曾承办香山樱桃沟等处工程。十一年(1872),稽察会同译馆事务。旋授总管内务府大臣、管理

  • 乔散可望

    东乡语音译,意为“后儿子”。旧时东乡族地区民间对有钱人廉价买来的穷苦人的称谓。多为农民阶层中极贫苦者,类似奴隶、半奴隶性质。民国二十年(1931)左右,出现大量破产农民,被迫将自己10岁左右的子女,出

  • 蓝鼎元

    1680—1733清朝官员。畲族。字玉霖,别字任庵,号鹿州。福建漳浦(今云霄县)人。幼年丧父。聪颖好学,刻苦自励。17岁,离家泛舟于闽、浙、粤沿海,以开阔眼界。经9次乡试俱落选,但其文才已被时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