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黑齿常之

黑齿常之

? —689

唐朝将领。百济西部人。姓黑齿。骁毅有谋略。原为百济郡将。唐高宗龙朔(661—663)中,降唐。累迁左领军员外将军、洋州(今陕西西乡县)刺史。仪凤三年(678),从李敬玄、刘审礼征吐蕃,以功擢左武卫将军,检校左羽林军,进为河源军副使。高宗调路(679—680)中,引精骑3千袭吐蕃军,斩首千级,获羊马数万,升河源道经略大使。任内,于河源要冲置烽70所,垦田50顷,岁收粟百余万斛,致使兵精粮足,戍逻有备,加强唐西部边防。永隆二年(681),复破吐蕃于青海,莅军七年,使吐蕃不敢犯边,封燕国公。武则天垂拱(685—688)中,率军屡败突厥进犯,任燕然道大总管。与李多祚等破突厥兵于黄花堆(今山西阴县东北黄花梁)。后被周兴等诬陷谋反,下狱,自缢死。

猜你喜欢

  • 不赛因

    (1304或1305—1335) 伊儿汗国第九代汗。蒙古孛儿只斤氏。※合儿班答汗子。初受封于呼罗珊。元仁宗延祐四年(1317)嗣汗位。以年幼,都元帅出班专权,擅杀丞相拉施特哀丁及大臣等。五年,平定牙撒

  • 阿克苏花票

    见“阿票”(1197页)。

  • 站田

    亦称“栈田”。旧时布依族部分地区残存的领主经济土地制度。流行于黔南、黔西南罗甸、望谟、安龙、贞丰等地。由※亭目授与住在交通线上的农民耕种,收获归耕者所有,不用缴纳粮赋,也不用服劳役,只需接待过往的亭目

  • 郝散

    ?—294西晋起义首领。族属匈奴。惠帝元康四年(294)五月,聚众举兵反晋,攻上党(治潞县,今山西黎城县南古城),杀长吏,入守上郡(治今陕西榆林县东南,一说韩城县南)。八月,率众降晋,为冯翊都尉所杀。

  • 可可贝勒旗

    见“和硕特西后旗”(1451页)。

  • 射鬼箭

    契丹特殊的习俗与刑罚。《辽史·国语解》:“凡帝亲征,服介胄,祭诸先帝,出则取死囚一人,置所向之方,乱矢射之,名射鬼箭,以祓不祥。及班师,则射所俘。后因为刑法之用。”《礼志》载之,归“皇帝亲征仪”;《刑

  • 司欧布

    佤语音译。旧时云南西盟佤族崇拜的神祗之一。安放在木鼓房中,为女性,专司稻谷生长,每个村寨普遍供奉。每年撒过谷种后,都得猎头祭祀,否则认为庄稼便生长不好。由于盛行砍头祭谷神,造成寨与寨之间频繁械斗,直至

  • 东女国

    古部落名。为“羌之别种”。唐代约分布于今四川西北、青海东南一带。辖户四万,拥兵万人。以女为首领,故称。为别于西海(今青海湖)之西女国,故称东女国。王号宾就。王死仍选女为大、小王为嗣。女官在内,男官事外

  • 别吉

    见“别乞”(3) (1069页),“妣吉”(1260)页。

  • 斛斯椿

    495—537北魏、西魏大臣。字法寿。先世属高车(敕勒)斛斯部,为莫弗大人,归北魏后以部为氏。初居代北,广牧富昌(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南)人。左牧令斛斯敦子。以河西不宁,携家投尔朱荣,任都督府铠曹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