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元雍

元雍

【生卒】:?—528

【介绍】:

北魏宗室,鲜卑族,字思穆。献文帝子。孝文帝太和九年封颍川王,后改封高阳王。累官相州刺史。宣武帝时,拜骠骑大将军、司州牧,除太保,领太尉、侍中。孝明帝时,进太傅,谘决大政。领军于忠擅权专恣,仆射郭祚、尚书裴植劝雍出之,忠怒,矫诏杀祚、植,免雍以王归第。胡太后临朝,出忠为冀州刺史,除雍侍中、太师、录尚书事。孝明帝亲政,为丞相,与元叉同决庶政。岁禄粟至四万石,伎侍盈房,而识短学浅,不为时论所重。死于河阴之变。


【生卒】:?-528

字思穆,献文帝子,封高阳王。孝文帝时,位征北将军、相州刺史。宣武帝时,位至侍中、太尉,明帝初,入居太极西柏堂,谘决大政。欲除于忠未成,免官归第。灵太后执政,任为太师、侍中、司州牧。后与元叉同决国政,进位丞相。以亲尊居高位,於政治无所用心,自奉豪奢。受人轻视。卒于“河阴之变”。(21上/552,参见《北史》)


【生卒】:?—528

【介绍】:

北魏宗室,鲜卑族,字思穆。献文帝子。孝文帝太和九年封颍川王,后改封高阳王。累官相州刺史。宣武帝时,拜骠骑大将军、司州牧,除太保,领太尉、侍中。孝明帝时,进太傅,谘决大政。领军于忠擅权专恣,仆射郭祚、尚书裴植劝雍出之,忠怒,矫诏杀祚、植,免雍以王归第。胡太后临朝,出忠为冀州刺史,除雍侍中、太师、录尚书事。孝明帝亲政,为丞相,与元叉同决庶政。岁禄粟至四万石,伎侍盈房,而识短学浅,不为时论所重。死于河阴之变。


【生卒】:?-528

字思穆,献文帝子,封高阳王。孝文帝时,位征北将军、相州刺史。宣武帝时,位至侍中、太尉,明帝初,入居太极西柏堂,谘决大政。欲除于忠未成,免官归第。灵太后执政,任为太师、侍中、司州牧。后与元叉同决国政,进位丞相。以亲尊居高位,於政治无所用心,自奉豪奢。受人轻视。卒于“河阴之变”。(21上/552,参见《北史》)


【生卒】:?—528

【介绍】:

北魏宗室,鲜卑族,字思穆。献文帝子。孝文帝太和九年封颍川王,后改封高阳王。累官相州刺史。宣武帝时,拜骠骑大将军、司州牧,除太保,领太尉、侍中。孝明帝时,进太傅,谘决大政。领军于忠擅权专恣,仆射郭祚、尚书裴植劝雍出之,忠怒,矫诏杀祚、植,免雍以王归第。胡太后临朝,出忠为冀州刺史,除雍侍中、太师、录尚书事。孝明帝亲政,为丞相,与元叉同决庶政。岁禄粟至四万石,伎侍盈房,而识短学浅,不为时论所重。死于河阴之变。


猜你喜欢

  • 陈表

    【介绍】:三国吴庐江松滋人,字文奥。陈武子。少知名,为太子中庶子。继父为将,士皆爱附。为新安都尉,广降纳众,得兵万余。会鄱阳吴遽反,率兵平乱有功,拜偏将军,封都乡侯。公正刚直,善抚士卒,能得众心。

  • 孔琳之

    【生卒】:369—423字彦琳,会稽山阳(今浙江绍兴)人。初辟为本国常侍,桓玄辅政时为西閤祭酒,谏阻桓玄废钱用谷帛及复肉刑。后为刘裕长史,随从北伐,累迁至御史中丞。秉公执法,弹劾尚书令徐羡之,百官不敢

  • 曲珍

    字君玉,陇干(今甘肃静宁)人。世为著姓。少好驰马舞剑,为绥德城监押,从郭逵、赵呙攻交址,立功,擢鄜延路副总管。从种谔攻金汤、永平川,败西夏兵。累迁客省使。徐禧城永乐,为西夏兵所陷,弃城而逃,贬官。元祐

  • 陈惠公

    【生卒】:?—前506名吴。哀公孙。初出奔于晋。陈灭后五年,楚平王杀灵王即位,为了缓和邻国关系,恢复陈国,立他为陈侯。前519年,吴王僚命公子光伐陈,取胡、沈两小国。【生卒】:?—前506【介绍】:春

  • 戚敬

    【介绍】:元嘉兴人,字秉肃,号砺斋。少有气节,从程端礼学。隐居不仕。事母至孝。

  • 张寿

    【介绍】:西汉大梁人。张敖前妇子。吕后以鲁元公主所生子张偃年幼,封寿为乐昌侯,辅弟偃。文帝元年,有罪,废。

  • 杨善

    【生卒】:1384—1458【介绍】:明顺天大兴人,字思敬。朱棣起兵,以守城有劳,永乐初为鸿胪寺序班。正统时累擢至礼部左侍郎。土木之变后,使也先迎还英宗。善无学术,惟以应对便捷见长。后与石亨、曹吉祥勾

  • 陈自中

    【介绍】:宋温州永嘉人,娶于兰谿杨氏,遂为家。陈宜中弟。好学善为文,顷刻数千百言,悉有理致。度宗咸淳四年进士。由郡司马擢太常丞。宜中奉二王南迁,自中以行军司马提兵拒守分水关,食援绝,元军统帅欲降之,不

  • 沈信

    【介绍】:明末清初浙江平湖人,字警涛,别号借园翁。明庠生。工草书。明亡,弃举业,隐居城南借园。有《借园诗草》。

  • 郑虎臣

    【介绍】:宋平江吴县人,字景兆。官至会稽尉。父为贾似道所害。恭帝德祐初,似道谪授高州团练副使、循州安置。自请监押,杀似道于木绵庵。有《吴都文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