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吴悌

吴悌

【生卒】:1502—1568

【介绍】:

明江西金溪人,字思诚,别号疏山。嘉靖十一年进士。除乐安知县,调宣城,征授御史。诸生答策讥时政,被罚停试,悌为之求宽。夏言、严嵩当国,皆江西人,悌不随众誉言。及嵩为首辅,引疾家居近二十年。严氏败,起故官,隆庆初官至刑部侍郎。卒谥文庄。悌学宗王守仁,然清修果介,反躬自得为多,学者称疏山先生。时称悌与吴岳、胡松、毛恺为南都四君子。


【生卒】:?——1568

字思诚,金溪(今属江西)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授乐安知县,调繁宣城,征授御史。为举子求宽容,坐下狱。后出视两淮盐政。托病辞官归。还朝,出按河南。伊王典楧惮甚。严嵩擅政,又引疾家居二十年。嵩败,一年中迁至南京大理卿。与吴岳胡松毛恺并称“南都四君子”。隆庆初迁南京刑部侍郎。修王守仁学,学者称“疏山先生”。卒官。赠礼部尚书,谥文庄。与陆九渊吴澄吴与弼陈九川并祀乡人所立五贤祠。


【生卒】:1502—1568

【介绍】:

明江西金溪人,字思诚,别号疏山。嘉靖十一年进士。除乐安知县,调宣城,征授御史。诸生答策讥时政,被罚停试,悌为之求宽。夏言、严嵩当国,皆江西人,悌不随众誉言。及嵩为首辅,引疾家居近二十年。严氏败,起故官,隆庆初官至刑部侍郎。卒谥文庄。悌学宗王守仁,然清修果介,反躬自得为多,学者称疏山先生。时称悌与吴岳、胡松、毛恺为南都四君子。


【生卒】:?——1568

字思诚,金溪(今属江西)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授乐安知县,调繁宣城,征授御史。为举子求宽容,坐下狱。后出视两淮盐政。托病辞官归。还朝,出按河南。伊王典楧惮甚。严嵩擅政,又引疾家居二十年。嵩败,一年中迁至南京大理卿。与吴岳胡松毛恺并称“南都四君子”。隆庆初迁南京刑部侍郎。修王守仁学,学者称“疏山先生”。卒官。赠礼部尚书,谥文庄。与陆九渊吴澄吴与弼陈九川并祀乡人所立五贤祠。


【生卒】:1502—1568

【介绍】:

明江西金溪人,字思诚,别号疏山。嘉靖十一年进士。除乐安知县,调宣城,征授御史。诸生答策讥时政,被罚停试,悌为之求宽。夏言、严嵩当国,皆江西人,悌不随众誉言。及嵩为首辅,引疾家居近二十年。严氏败,起故官,隆庆初官至刑部侍郎。卒谥文庄。悌学宗王守仁,然清修果介,反躬自得为多,学者称疏山先生。时称悌与吴岳、胡松、毛恺为南都四君子。


猜你喜欢

  • 仆散师恭

    【生卒】:?——1161本名忽土,上京老海达葛人。初为宿卫十人长。皇统九年(1149),与徒单阿里出虎刺杀熙宗于寝殿,拥立海陵王,授左副点检,赐铁券。除工部尚书,封王。贞元中,拜右丞相。正隆六年,率军

  • 季开生

    【生卒】:1627—1659【介绍】:清江南泰兴人,字天中,号冠月。顺治六年进士,官给事中,以直言著称。顺治十二年,以谏买扬州女子,几遭极刑,戍尚阳堡。在戍所被光棍殴死,官司不问。工画,自幼喜摹仿宋元

  • 杜宥

    【生卒】:1415—1469【介绍】:明常州府江阴人,字叔宽。景泰五年进士。授监察御史。以言事谪为典史。英宗复辟,迁英德知县,移尤州通判。谢病归。

  • 桑世杰

    无为(今属安徽)人,在巢湖归附于朱元璋,从元璋渡长江,破元水军,下镇江,攻宁国,克水阳,平常州,升任判行枢密院事。攻占江阴、宜兴。后在攻打栾瑞时力战死。赠安远大将军、轻车都尉、永义侯。【生卒】:?—1

  • 朱凤标

    【生卒】:1800—1873【介绍】:清浙江萧山人,字桐轩,号建霞。道光十二年进士。太平天国北伐军至河南,与贾桢等条拟防剿六事。咸丰初累擢至户部尚书。后因典顺天乡试事被劾革职。不久复起,同治间官至体仁

  • 凌景夏

    【生卒】:?—1175【介绍】:宋临安府馀杭人,字季文。高宗绍兴二年进士。历秘书省正字、著作佐郎。以言宋金和议非便,忤秦桧意,出知外郡,闲居十余年。桧死,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以直龙图阁知抚州,徙襄

  • 曹泾

    【生卒】:1234—1315【介绍】:宋歙州休宁人,迁居歙县,字清甫,号弘斋。八岁能通诵五经,研穷经学,尤精诣于朱熹之书。度宗咸淳四年进士。授迪功郎、昌化县主簿。七年,丞相马廷鸾聘主教席,端临之学实出

  • 柳庆

    【生卒】:517—566【介绍】:北周河东解人,字更兴。柳僧习子。幼聪明,博涉群书,好饮酒,娴于占对。起家奉朝请。及入关,事宇文泰,为相府东阁祭酒。累官尚书都兵兼雍州别驾,治狱明察,不避权贵。北周孝闵

  • 左庆延

    【生卒】:1132—?【介绍】:宋吉州永新人。高宗绍兴十八年进士。时年十七,秦桧欲妻以女,辞之,由是十年不调。官终太学博士。有《澹庵文集》。

  • 郑汝冈

    【介绍】:宋括苍人,字山甫。以父任为金华令,历守衢、婺二州,为政简静。入为吏部侍郎。理宗绍定六年,邑籴告竭,上书请通浙东港禁,又置惠民仓。民感其德,相率绘像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