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孺
【生卒】:1816——1883
原名成蓉镜。字芙卿。江苏宝应人。附生。有孝行。研究经学及天文、地理、音韵、训诂,尤精于金石审定。实事求是评价汉、宋二家儒学,无门户之见。晚年著述,皆以朱子为宗。编著有《禹贡班义述》三卷,《尚书历谱》二卷,《太初历谱》一卷,《春秋日南至谱》一卷,《切韵表》五卷,《我师录》、《困勉记》、《必自录》、《庸德录》、《东山政教录》、《国朝学案备忘录》一卷,《国朝师儒略论》一卷,《经义骈枝》四卷,《五经算术》二卷,《步算释例》六卷,《文录》九卷。
【生卒】:1816——1883
原名成蓉镜。字芙卿。江苏宝应人。附生。有孝行。研究经学及天文、地理、音韵、训诂,尤精于金石审定。实事求是评价汉、宋二家儒学,无门户之见。晚年著述,皆以朱子为宗。编著有《禹贡班义述》三卷,《尚书历谱》二卷,《太初历谱》一卷,《春秋日南至谱》一卷,《切韵表》五卷,《我师录》、《困勉记》、《必自录》、《庸德录》、《东山政教录》、《国朝学案备忘录》一卷,《国朝师儒略论》一卷,《经义骈枝》四卷,《五经算术》二卷,《步算释例》六卷,《文录》九卷。
【介绍】:三国魏河内温人。司马芝子。历官河南丞、廷尉正,迁陈留相。有系囚,数岁不决,岐诘之,一朝决竟。擢廷尉。时曹爽专政,南阳圭泰以言忤旨,将致重刑、岐力谏。后以惧祸去官。年三十五卒。
字彦道,昭子。孝庄帝时为洛阳令。迁尚书左丞。孝武帝时弹劾高欢亲信孙腾。帝封其临淄县子。从孝武帝入关中,位至开府仪同三司,封陈郡王。卒,谥平。(,参见《北史》)【介绍】:北魏宗室,鲜卑族,字彦道。常山王
【生卒】:379—418字伯先,沛郡沛县(今属山东)人。家世代为将帅。初为殿中将军,随刘裕起兵平定桓玄,从征卢循,累有功。义熙九年(413)为元帅,率诸军伐蜀,灭谯纵。义熙十四年为雍州刺史,都督关中诸
【介绍】:清浙江钱塘人,字骏男,一名昙,字惕庵。有《诸惕庵集》、《乐清集》。
【介绍】:宋兴化军莆田人,字民先。高宗绍兴间以通直郎知英州军州事,尝筑众乐亭于南山,为州人游观之所。
代(郡治今山西大同)人。道武帝初用为北部大人。出使后秦,为帝求联姻。被扣于长安。遂读书史,举止似儒者,后归魏,帝忿其言语衣服效仿羌俗,被杀。(,参见《北史》)【介绍】:北魏代人,鲜卑族。为将以平当称。
字显卿,大名(今河南大名)人。忽必烈即位,从北征。后奉命出使西夏。又为王府文学、大理等处劝农官。他对云南三十七部都元帅宝合丁谋杀云南王忽哥赤极为愤慨,潜结义士,约共讨贼。事泄,被囚,后被张忠劫狱救出,
【介绍】:宋临江军新淦人,字无愧。曾三异弟。曾考究三国六朝攻守事迹,著《南北边筹》,又著《蒙史》。
【介绍】:明辽阳人。弘治九年进士。在部观政时,言谏官以言事为讳之弊。寻授吏部主事。正德初复上疏言内臣不应典兵。不从。及刘瑾得志,斥磐为奸党,勒归。瑾诛,起河南佥事,坐累罢。
【生卒】:?——1644由浙江贡生历蜀王府左长史。张献忠陷成都,不屈死。【生卒】:?—1644【介绍】:明贵州思南人。性孝友,父妾见逐,安民知其有孕,迎置别室,后生弟泽民,田宅奴婢悉让之。以贡生为蜀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