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李昶

李昶

小名那,顿丘临黄(今河南清丰)人,彪孙。宇文泰用为丞相府记室参军、著作郎,参修国史。转黄门侍郎,参与机要,受泰信用。赐姓宇文氏。北周时,历任御正中大夫、纳言,昌州刺史。封公爵。文笔华美,自言文章,不足以传后进,为政可追踪古人。卒。(,参见《北史》)


【生卒】:1202——1289

字士都,东平须城(今山东东平)人。兴定二年(1218)参加廷试,以《春秋》中第二甲第二人。初为征事郎。孟州温县县丞。蒙古军下河南,奉亲还乡里。为行台严实辟授都事,改行军万户府知事。1259年,为忽必烈召见,提出用贤、立法、赏罚、君道、务本、清源,用兵,则以伐罪、救民、不嗜杀等治国之策。中统二年(1261)陈条十二事,划除宿弊。先后任吏礼部尚书,南京路总管兼府尹,山东东西道提刑按察使。著有《春秋左氏遗意》、《孟子权衡遗说》。


【生卒】:1363—1431

【介绍】:

明陕西泾阳人,字文烨。洪武二十九年由举人入国学。擢左军都事,升户部郎中。永乐初,以荐特升行部右侍郎,参预营建北京。宣德间,升户部尚书,总督仓场,卒官。


【生卒】:1203—1289

【介绍】:

金元间东平须城人,字士都。金宣宗兴定二年进士,仕至漕运提举。金亡,东平严实辟为都事。后以父丧去官,闭门教授,一时名士,多出其门。忽必烈攻宋,行经濮州,召见,以“伐罪、救民、不嗜杀”相告。世祖即位,召至开平。至元间累官吏礼部尚书,品格条式、选举礼文之事,多所裁定。凡议大政,宰相延置上座,倾听其说。以山东东西道提刑按察使致仕。有《春秋左氏遗意》、《孟子权衡遗说》。


【生卒】:516—565

【介绍】:

北周顿丘临黄人,小名那。李彪孙。幼能属文,谒宇文泰,泰奇之,令入太学。后累官黄门侍郎,封临黄县伯。甚为宇文泰信任,兵马处分,专以委之,诏册文笔,皆昶所作。武帝时官御正中大夫,进爵为公,出为昌州刺史。


猜你喜欢

  • 荀邃

    【介绍】:东晋颍川临颍人,字道玄。荀藩子。弱冠辟赵王司马伦相国掾,迁太子洗马。成都王司马颖以为中舍人。邺城不守,随父奔密。惧洛阳危殆,渡江。晋元帝太兴初拜侍中,累迁尚书。苏峻之乱中,与王导、荀崧并侍帝

  • 华允诚

    字汝立,无锡(今属江苏)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从同里高攀龙讲学“首善书院”,受业为弟子,传其主静之学。崇祯初,官职方员外郎。以温体仁、闵洪学乱政,疏陈三大可惜,四大可忧。夺俸半年,不久罢归。后

  • 玉箫

    【介绍】:唐女子。相传为江夏姜氏家小青衣。韦皋少馆姜家,玉箫常得祗侍。及年长,因而有情。皋归,留玉指环为别,约期迎取。八年不至,玉箫遂绝食死。德宗贞元中,皋出镇剑南,得歌姬玉箫,视之,即姜家玉箫。

  • 高翔

    【生卒】:1688—1753【介绍】:清江苏甘泉人,字凤冈,号樨堂,又号西塘,一作西堂。与汪士慎、朱冕、蔡嘉、金农友善。为扬州八怪之一。善画梅,山水师渐江(弘仁),而参以石涛之纵恣。工隶书,精篆刻,晚

  • 李眈

    【介绍】:名或作耽。唐陇西人。懿宗咸通七年,官至岭南西道节度使。

  • 文聘

    【介绍】:三国魏南阳宛人,字仲业。初为刘表大将。曹操破荆州,投操,为江夏太守,典北兵,任边事,赐爵关内侯。与乐进攻关羽,以功进封延寿亭侯,加讨逆将军。魏文帝立,以战功迁后将军,封新野侯。尝被孙权五万之

  • 钟皓

    字季明,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人。出身大姓,精通刑律。初隐居不仕,以诗律教授门徒千余人。后为郡功曹。与荀淑同为士大夫所仰慕,李膺曾称“钟君至德可师”。【介绍】:东汉颍川长社人,字季明。少以笃行称,公府

  • 游子骞

    【介绍】:唐洺州广平人。玄宗开元初,为河北道度支营田使。加殿中侍御史。五年,为屯田员外郎。十一年,为太原少尹。官至驾部郎中。

  • 沈德寿

    【介绍】:清浙江慈溪人,字药庵。好古人书画、历朝诸家尺牍。光绪间,赴湖州谒陆心源,得窥陆氏藏书。归后遍访通都大邑,闻善本,不惜重资购藏,积书至五万余卷。名藏书楼为“抱经楼”。有《抱经楼藏书志》。

  • 梁从吉

    字君祐,开封(今属河南)人。补入内高班。庆历间,王则发动兵变。从吉奉命宣慰,陈小寇未可多虑,诸将之兵足以剪除。于是仁宗以文彦博为安抚招讨使,率师攻贝州城。又奏请分河北为四*路,遂建魏、镇、定、瀛四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