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刘伶放荡嗜酒,作《酒德颂》以叙饮酒之乐,其中有“捧罂承槽,衔杯漱醪,奋髯箕踞,枕曲藉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之语。后因以“枕曲”为咏嗜酒之典。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宿醉才解酲,朝欢俄枕曲。”
【生卒】:995—1067【介绍】:北宋人。字武平,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进士。历仕扬子尉、宣州通判、湖州知州、两浙转运使、翰林学士等职,官至枢密副使。卒谥文恭。《宋史》
相传舜帝巡行天下,至苍梧而死,娥皇、女英二妃悲啼,泪洒竹枝,竹尽斑。事见晋张华《博物志》卷八。后因以为哀痛死者之典。姚合《敬宗皇帝挽词三首》之二:“荆山鼎成日,湘浦竹斑时。”
古代传说黄河清则圣人出。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
即颜回。《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后因以指安贫乐道的贤德之士。罗隐《秋寄张坤》:“吾徒自多感,颜子自箪瓢。”参见“颜回”。
【介绍】:字楚望,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宣宗大中十年(856)进士及第,曾任藩镇从事,兼侍御史。官终越州从事。工于七律七绝,理密辞闲,语自清丽,意多警策。《全唐诗》编为1卷,《全唐诗·补遗》补诗10首
【介绍】: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末二句。用天气之晴与不晴,来暗示对方的有情与无情,表现了主人公微妙复杂的心态。写男女爱情,语意双关,妙手偶得,富于民歌风味。
谓师门。赵嘏《送同年郑祥先辈归汉南》:“家去恩门四千里,只应从此梦旌旗。”
【生卒】:830—872【介绍】:唐代小说家。河中宝鼎(今山西万荣西南)人。姿貌甚美,人号“生菩萨”。大中八年(854)进士及第。咸通元年(860)官右拾遗。累迁户部员外郎。十一年(870)加驾部郎中
文集。唐沈光撰。《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沈光集》五卷。《宋史·艺文志七》著录《沈光诗集》一卷。其后未见著录,当已亡佚。《全唐文》存文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