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上官仪作。作者为初唐宫廷诗人,他的艺术步履还滞留在六朝香艳的余氛之中。这难免使他对“桂条”、“妆月”、“鬓蝉”这些表面的绮丽的物象,投入过多的注意力,而不大触及昭君内心悲凉的世界。自不可与杜
【介绍】:李贺作。贺在长安任奉礼郎三年,郁郁不得志,见政治腐败,小人当道,不得已乃于元和八年(813)春天称病辞官东归故里。出城后“回首故人,悲不堪道”(姚文燮注语),就给权、杨两位好友写了此诗。诗中
【介绍】:杜甫《绝句二首》其二诗句。逾,同愈,越,更加。然,同燃。形容花红得像火一样。二句着重用色彩的鲜明对比,表现春天的明媚景色。
【介绍】:排行十八,睦州桐庐(今属浙江)。少从严维学诗。大历六年(771)进士,复应制举未中。贞元年间调句容主簿。八元有诗名,颇获时人激赏。与刘长卿、严维、清江等相唱酬。《全唐诗》存诗6首。
《孔子家语·致思》载:孔子的学生子路事双亲极孝,“常食藜藿之实,为亲负米百里之外”。后因以“负米”为孝亲之典。杜甫《孟氏》:“负米夕葵外,读书秋树根。”
【介绍】:王维作。诗前有长序。晁监,指日本人晁衡,原名阿倍仲麻吕。开元五年(716)来华,留唐,历官左补阙,秘书监等。天宝十二载(753),陪同日本遣唐使藤原清河礼拜鉴真和尚,旋返日。此诗是晁衡离京时
【介绍】:杜甫作。诗中杜甫写参加夔州都督柏茂琳宴会之后,拖戟上马,由白帝城门直下八千尺,向郊外平原飞驰而去,欲像壮年骑射时,一逞快意。后写其坠马受伤,朋友携酒探视。其中“白帝城门水云外……朱汗骖驔犹喷
清蘅塘退士原编,清陈婉俊补注。陈婉俊字伯英,号上元女史,金陵(今江苏南京)人。姚莹《唐诗三百首补注序》略载其生平:“上元伯英女史,余外孙李镜缘世芬内也,为陈叔良观察女。幼聪慧,喜读书,叔良钟爱之,相攸
清王元启撰。王元启,字宋贤,号惺斋,嘉兴人。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官至将乐知县。其书十卷,于东雅堂本、五百家注本及王伯大本均有指正。今存有嘉庆五年(1800)嘉兴王氏刻本。
【介绍】:王昌龄作。见《卢溪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