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十渐不克终疏

十渐不克终疏

魏徵作。此文作于贞观十三年(639),作者时为特进,知门下省事,因唐太宗渐生骄纵奢侈之心,上此疏,要求他防微杜渐,善始善终。首段提出自古帝王长治久安之策,分析其“受命之初”与“稍安之后”的不同表现和原因,作为全篇立论基础。二段论述唐太宗贞观之初“抑损嗜欲,躬行节俭”,而“顷年以来,稍乖曩志。敦朴之理,渐不克终”,提出论点,并从十个方面予以证明。末段分析贞观初期与“今岁”的不同形势和产生原因,说明上疏目的。文章见微知著,思虑深远,词意恳切,说理畅达,正反对比,是非分明。唐太宗称此文“词强理直”(《贞观政要·慎终》),并书诸屏障,录付史司。

猜你喜欢

  • 高景圭

    【介绍】:见高元裕。

  • 五千言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所终。”后以“五千言”或“五千文”、“五千字”为老子《道德经》的代称。李群玉《别尹炼师》:“吾家五千言,至道悬日月。”卢照邻《赤

  • 凶门

    ①古代将帅出征之时,凿北城为门以出,以丧礼处之,表示必死的决心。李隆基《平胡》:“将出凶门勇,兵因死地强。”②代指武将。李商隐《送千牛李将军赴阙》:“内竖依凭切,凶门责望轻。”

  • 淮上遇洛阳李主簿

    【介绍】:韦应物作于赴滁州刺史任时。淮上,淮水边,今江苏淮阴一带。李主簿,即李澣,永泰元年(765)拜洛阳县主簿,时韦任洛阳县丞,为同僚。诗以淮上众多秋天意象为比,抒写人生易老之慨叹和孤独寂寞之境况,

  • 氛埃

    ①尘埃;世俗。杜甫《渼陂行》:“主人锦帆相为开,舟子喜甚无氛埃。”王绩《北山》:“旧知山里无氛埃,登高日暮心悠哉。”②喻指战乱。胡曾《独不见》:“玉关一自有氛埃,年少从军竟未回。”

  • 黄子野

    【介绍】:字仲侯,侯官(今福建闽侯)人。与王伾同时。折节读书,不愿出仕,变姓名隐居方山。《全唐诗补编·续拾》存诗2首。

  • 衡州舟子

    【介绍】:据《唐语林》卷二载,衡州人多能文词,有赴广州幕者夜闻舟子吟诗,问之,乃其自作。《全唐诗》录即此诗。

  • 巴曲

    巴地民间歌曲。杜甫《社日两篇》之一:“南翁巴曲醉,北雁塞声微。”杨巨源《早朝》:“圣道逍遥更何事,愿将巴曲赞康哉。”

  • 熏然

    温和貌,和顺貌。杜甫《送率府程录事还乡》:“熏然耳目开,颇觉聪明入。”

  • 大荒经

    本为《山海经》中的篇名,又分东、西、南、北各经,所记皆四方僻远地方的情形。后因以为边远地区的代称。李商隐《寄太原卢司空三十韵》:“那劳《出师表》,尽入《大荒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