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吴融

吴融

【生卒】:847?~903

【介绍】:

字子华,行大,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新唐书》有传。力学富文词。曾隐居茅山西,又徙居长洲(今江苏苏州)。二十年不第,然才名卓著,同辈事之如先达。昭宗龙纪元年(889)进士。韦昭度讨蜀,表为掌书记。累迁侍御史。乾宁二年(895)坐累去官,流浪荆南,依节度使成汭。次年召为左补阙,以礼部郎中为翰林学士,拜中书舍人。天复元年(901)擢为户部侍郎。朱全忠犯京师,昭宗奔凤翔,融扈从不及,客阌乡。后复召还,迁翰林承旨学士。曾封濮阳公。融工诗善文,诗多送别酬和、纪游题咏之作。辛文房称其诗“靡丽有余而雅重不足。”(《唐才子传》卷九)。《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五一称“融诗音节谐雅,犹有中唐之遗风。”有《唐英歌诗》传世。《全唐诗》存诗4卷,《全唐诗补编》补诗3首、残句1联。

【生卒】:约849—903

【介绍】:

唐代诗人、散文家。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一说越州萧山(今属浙江)人。郡望濮阳(今属河南)。少力学,富文辞。曾隐居茅山西。咸通后期以来累举进士不第,文名渐著。约广明元年(880)徙居长洲。龙纪元年(889)进士及第,辟剑南西川节度掌书记。累迁侍御史。乾宁二年(895)坐累贬官,流寓荆南,依节度使成汭,与贯休过从酬和甚密。三年(896)召为左补阙,以礼部郎中充翰林学士。拜中书舍人。天复元年(901)擢户部侍郎。昭宗奔凤翔,扈从不及,流寓阌乡。三年(903)召还翰林,迁承旨学士、兵部侍郎,卒。工诗能文,擅书法。论诗推崇李白“气骨高举,不失颂咏风刺之道”和白居易“讽谏五十篇”,不满李贺以来“以刻削峻拔飞动文采为第一流”(《禅月集序》)的倾向。古近体兼备,尤长于律诗。题材较广泛,但多写个人生活和情怀。《风雨吟》、《彭门用兵后经汴路三首》、《华清宫四首》等,直写时事或托古讽今,较多现实内容。前人谓其诗“靡丽有余,而雅重不足”(元辛文房《唐才子传》),“近体诗虽品格不高,思路颇细,兼有情致”(清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诗风接近温庭筠李商隐,但将温、李之绮丽温馨引向疏淡凄清一路。《倒次元[原]韵》诗开和韵诗之一体。代表作《金桥感事》、《太保中书令军前新楼》等气格沉雄,音节浏亮,为晚唐杰构。律赋亦为晚唐名家。《沃焦山赋》写唐末现实,较出色。《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吴融诗集》四卷、《制诰》一卷,《宋史·艺文志七》著录《吴融集》五卷、《赋集》五卷,已散佚。今传《唐英歌诗》三卷。《全唐诗》存诗二卷,《全唐诗补编》补三首;《全唐文》存文十六篇。另有《冤债志》一卷,乃伪书。事迹见《新唐书》本传、《唐才子传校笺》卷九。

猜你喜欢

  • 举骨肉

    见“举仇”。

  • 唐才子传校正

    元辛文房撰,周本淳校正。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出版,又台湾文津出版社1988年出版。本书以佚存丛书本为底本,参校诸本,于每传之后详出校记,纠谬辨误,创获颇多。自撰“前言”,考论辛文房的思想、创作和诗

  • 童汝为

    【介绍】:生卒年、籍贯、事迹不详。《唐音癸签》卷三〇谓系五代人。有《咏史》一卷,著录于《宋史·艺文志七》。作品已佚。

  • 北平

    郡名。原为战国燕所置右北平,西晋改北平,治徐无(今河北遵化)。北魏太平真君年间废,后复分辽西郡置,治新昌(今河北卢龙)。隋初废。隋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平州为北平郡。亦泛指北方边境争战之地。王维《

  • 张义方

    【介绍】:五代诗人。原名元达。生卒年、籍贯不详。南唐烈主时,为侍御史,上疏言官吏贪赃枉法,有伤风教,受烈主赞赏。中主保大中,累官兵部侍郎、左散骑常侍、勤政殿学士。因误食丹药瘖哑而卒。能诗。《全唐诗》存

  • 春日使府离怀二首

    【介绍】:薛能作。诗抒流年似水而人生苦短的感怀,沉郁悲凉,萧索怊怅。第一首“青春背我堂堂去,白发欺人故故生”,乃精心雕饰之句,道尽岁月沧桑之况味。第二首“唯觉宦情如水薄,不知人事有山高”,说尽宦游飘泊

  • 相亚

    相似;相当。陆龟蒙《村夜二首》之二:“若与甿辈量,饥寒殆相亚。”又《奉和袭美太湖诗·上真观》:“官居乘佩服,一一自相亚。”

  • 裴达

    【介绍】:唐代诗人。达,又误作逵。生卒年、籍贯不详。代宗时人。大历中进士及第。《全唐诗》存诗二首。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三二。

  • 谢赋

    南朝宋谢惠连曾作《雪赋》咏雪。后因以“谢赋”为咏雪之典。李景《都堂试士日庆春雪》:“几处曹风比?何人谢赋长?”

  • 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

    【介绍】:李廓《忆钱塘》诗句。此二句《全唐诗》又作赵嘏逸句。两句描写记忆中的钱塘江大潮,上句以“一千里色”写江潮之阔大,下句以“十万军声”状潮水的汹涌澎湃。诗句绘形绘声,将中秋夜的钱塘江潮刻画得壮美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