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杜甫于大历元年(766)秋在夔州作。秋兴之兴,读去声,是感兴、发兴之意。杜甫漂泊多年,寓居夔州,往事历历,时萦胸臆。值兹秋日,见草木之凋谢,景物之萧森,触景伤情,引发了对长安的思念与回忆,写
深知;通晓。萧妃《夜梦》:“极知意气薄,不著去时衣。”
江西省庐山北部峰名。因其峰形如香炉,峰顶云气弥漫,如香烟缭绕,故名。白居易曾于北香炉峰下筑草堂,附近多瀑布,为庐山胜景之一。李白《望庐山瀑布》之一:“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钱基博著。商务印书馆1935年出版。全书8万余字,分六篇讨论韩愈生平及韩文评价。各篇篇目是:古文渊源篇,韩愈行实录,韩愈佚事状,韩友四子传,韩门弟子记,韩文籀讨集。其书虽以“志”为名,却并不长于史实考
眉毛黑白间杂。形容年老貌。亦指老人。李端《暮春寻终南柳处士》:“庞眉一居士,鹑服隐尧时。”
李陵投降匈奴后,苏武出使匈奴遇之,劝以复归汉朝,李陵作《答苏武书》,备述自己在汉朝时的遭际,家破人亡之痛,对自己苟且匈奴,忍辱偷生之苦也作了描述,表示自己只能“死为异域之鬼”。见《文选·李陵〈答苏武书
【介绍】:白居易作于长庆三年(823)杭州刺史任上。城外明月,湖边轻风,船内红烛,饮酒赋诗,快乐逍遥。一幅《湖上夜饮图》浑然而成。语言自然流畅,清新明快。诗味隽永。
【生卒】:?—734【介绍】:唐代文学家。晋(今山西)人。排行九。少年时与高適有交往。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进士及第,释褐任宋州单父尉。是年冬,卒。高適回宋州,有诗哀吊之。与元和时代画家梁洽同姓
【介绍】:《全唐诗》误作若水。无锡惠山寺僧。工书能诗,李骘称其“字工穷八体,诗律继三闾”(《读惠山若冰师诗集因题古院》)。《全唐诗》存诗1首。
【介绍】:唐代诗人。栯,误作郁。生卒年、籍贯不详。大中中为弘文馆学士。时于兴宗登绵州越王楼赋诗寄朝中知友,卢有和诗。后为祠部员外郎。《全唐诗》存诗一首。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五三,岑仲勉《郎官石柱题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