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李杜二家诗钞评林

李杜二家诗钞评林

明梅鼎祚选辑,屠隆集评。鼎祚(1553~1619),字禹金,宣城(今安徽宣州)人。屠隆(1542~1605),字纬真,又字长卿,号赤水、鸿苍居士,鄞县(今属浙江)人。明人对李、杜优劣争端颇多,故梅氏有此选编。计12卷,李白诗钞4卷,杜甫诗钞8卷,内分诗体,有二家诗总评与各体诗总评,多引前贤评语,或加参评,内容极富,后世选李、杜诗者不下十余家,然于二家诗优劣得失之评价未能及此,为研究李、杜诗之重要选本。《宁国府志》与《重修江南通志》之《艺文志》均载此书,作10卷,然今存明万历十七年(1589)刊本作8卷,明余绍崖刻本作12卷,均有出入。

猜你喜欢

  • 太原题厅壁

    【介绍】:裴度作。裴度于元和十四年(819)为皇甫鎛所构,罢相出为太原尹、河东节度使,诗当作于此时。诗人宦海浮沉,久历风波,终于发出了“浮荣得是空”的呼喊,而白头又历春风,不禁自悯自叹,似有所悟。

  • 鶗鴂

    即杜鹃鸟。战国楚屈原《离骚》:“恐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鹈鴂,即鶗鴂。古人认为杜鹃鸟鸣于春末夏初,正是花落时节,故诗文中常用以慨叹时令转换。亦用以指生不逢时。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之七:

  • 春日梓州登楼二首

    【介绍】:杜甫于代宗广德元年(763)在梓州作。梓州,唐剑南道东川节度使治所,在今四川三台。二首皆写登楼远望时的羁旅之怀,本一意而分两层写。第一首,写他乡之春,见燕子回归故巢,而叹淹留在外,不知归期。

  • 赤壁歌送别

    【介绍】:李白作。此诗为开元二十二年(734)李白游江夏时送别友人去游赤壁而作。诗的前四句,形象地勾画出当年周瑜在赤壁火烧曹操战船的景象,笔力雄健,场景壮观。后四句点出送别友人之事,并嘱托友人,将所观

  • 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

    宋王伯大注。伯大字幼学,号留耕,长溪人。嘉定七年(1214)进士,官至资政殿学士,知建宁府。全书计正集四十卷,外集十卷,遗文一卷。其编次及正文据方崧卿本,而以《考异》相参校。注文节取诸家,而自为音释。

  • 凭因

    侵逼,靠近。李白《颍阳别元丹丘之淮阳》:“精魄渐芜秽,衰老相凭因。”

  • 寄韩校书

    【介绍】:李冶作。见《寄校书七兄》。

  • 何记室

    指何逊。何逊曾任建安王水曹行参军兼记室,故称。韩栩《赠别太常李博士兼寄两省旧游》:“差肩何记室,携手李将军。”参见“何逊”。

  • 附葭

    指攀亲。葭,葭莩之亲,即远亲。柳宗元《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慕友惭连璧,言姻喜附葭。”

  • 沈亚之

    【介绍】:唐代文学家。字下贤。湖州(今属浙江)人,生于陇州(治今甘肃陇县)。生卒年不详。元和十年(815)进士及第,辟泾源节度掌书记。授秘书省正字。长庆元年(821)登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调栎阳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