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李桥

李桥

【介绍】:

李峤

猜你喜欢

  • 贝叶

    古印度人用以写经的贝多树的树叶。亦借指佛经。权德舆《锡杖歌送明楚上人归佛川》:“口翻贝叶古字经,手持金策声泠泠。”

  • 寻嵇

    三国魏时嵇康与吕安交友,每次想念对方,往往不远千里前往拜访。事见《晋书·嵇康传》。后因以“寻嵇”为寻访朋友之典。李白《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访戴昔未偶,寻嵇此相得。”

  • 祖咏

    【生卒】:699~746?【介绍】:行三,洛阳(今属河南)人。开元十二年(724)进士。曾任小官而被贬。后归隐汝坟(今河南汝阳、临汝一带)间,以渔樵自终。祖咏早有诗名,与王维、王翰、卢象、丘为等人相友

  • 写真寄夫

    【介绍】:薛媛作。媛曾自画其像寄其夫,此诗题于画像之上,是一首抒写相思之苦,隐忧婚变的闺怨诗。通篇运用白描手法,展示心理活动细致入微,具体形象。诗情画意,浑然一体。钟惺《名媛诗归》评其“自写神态,笔笔

  • 偪仄

    亦作“偪侧”。①迫近。杜甫《偪仄行赠毕曜》:“偪仄何偪仄,我居巷南子巷北。”②密集,拥挤。韩愈、孟郊《城南联句》:“贤明戒先庚,驰门填偪仄。”③狭窄,狭小。韦应物《春月观省属城始憩东西林精舍》:“榛荒

  • 棘津

    古代黄河渡口名。在今河南延津县东北。相传周吕尚未遇周文王时曾穷厄于此。李白《梁甫吟》:“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

  • 永愿拯刍荛,孰云干鼎镬

    【介绍】:高适《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诗句。刍荛,指贫民百姓。干,犯。鼎镬(huó),古时烹煮刑具。二句谓立志救民,不避险祸,表现了作者坚定崇高的政治信念和忘我牺牲精神。

  • 三平调

    又称“三平切脚”、“下三连”。指诗句末尾三字都是平声。三平调是古体诗三字尾的主要形式之一,在古诗中应用最广,有的甚至全篇用三平调,如元稹《周先生》。三平调是古体诗的句式,近体诗中是不允许的,如有,则上

  • 雄虺

    古代传说中的大毒蛇。亦喻指老奸巨猾之人。韩愈《永贞行》:“雄虺毒螫堕股肱,食中置药肝心崩。”

  • 好似

    胜过。白居易《卢侍御小妓乞诗座上留赠》:“好似文君还对酒,胜于神女不归云。”